目的通過生物力學測試,比較髖臼旋轉截骨術及Chiari截骨術治療成人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后對髖關節(jié)生物力學的影響。 方法取8具成年女性骨盆標本,切除雙側髖關節(jié)髖臼后沿和上沿,使其股骨頭中心點垂線與髖臼外側邊緣夾角lt; 20°,制備DDH模型;然后于左側行髖臼旋轉截骨術,右側行Chiari截骨術。分別對正常標本、DDH模型及兩種截骨術后標本,于材料試驗機上以5 mm/min速率加載至600 N測量髖關節(jié)應變值。 結果正常標本左、右側髖關節(jié)應變值分別為845.63 ± 533.91及955.94 ± 837.42;DDH模型應變值明顯增加,左、右側分別為1 439.03 ± 625.23及1 558.75 ± 1 009.46,約為正常標本的2倍。結合形態(tài)學、影像學檢查,提示DDH模型制備成功。髖臼旋轉截骨術后髖關節(jié)應變值為574.94 ± 430.88,較DDH模型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76,P=0.004)。Chiari截骨術后髖關節(jié)應變值為1 614.81 ± 932.67,與DDH模型相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08,P=0.841)。髖臼旋轉截骨術后髖關節(jié)應變值與術前應變值之差顯著低于Chiari截骨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2.548,P=0.023)。 結論髖臼旋轉截骨術緩解DDH髖關節(jié)病理性應力的效果優(yōu)于Chiari截骨術。
目的 對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成骨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及作用機制的研究現(xiàn)狀、存在的爭議以及研究方向作一綜述。 方法 廣泛查閱近年來有關成骨過程中miRNAs 的調控作用及作用機制的文獻,進行總結與分析。 結果 miRNAs 是近來成骨研究的熱點,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其在骨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確切機制尚未清楚。 結論 通過應用miRNAs 技術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同時將可能獲取成骨細胞分化中的miRNAs 調控機制,也有利于建立成骨效果比較的研究模型。
目的評價數(shù)字化術前計劃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療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髖臼重建的作用。方法將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符合選擇標準的42例DDH患者納入研究,根據(jù)術前計劃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其中23例(A組)行常規(guī)術前影像學分析,19例(B組)采用TraumaCad軟件進行術前計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DDH分型及術前Harri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于術后7 d復查骨盆標準前后位X線片,采用TraumaCad軟件測量髖臼假體水平距離、垂直距離、影像學前傾角、影像學外傾角和假體大小,比較兩組髖臼假體放置合格率,以及B組術前預測和實際放置假體大小符合率。 結果A、B組手術時間分別為(119.25 ± 47.16)、(155.31 ± 84.03)min,術中出血量分別為(410.00 ± 200.39)、(387.50 ± 251.99)mL,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3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A組切口感染1例,假體前脫位1例;B組假體后脫位1例?;颊呔@隨訪,A組隨訪時間1年1個月~4年1個月,平均2年8個月;B組1年3個月~4年,平均2年7個月。末次隨訪時,A組Harris評分為(91.09 ± 5.35)分,B組為(91.72 ± 3.48)分,均較術前顯著提高(P lt; 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1,P=0.69)。TraumaCad軟件測量示,B組髖臼假體放置合格率為78.95%(15/19),明顯高于A組的43.48%(10/23)(χ2=5.43,P=0.02)。B組髖臼假體術前預測大小與實際放置符合率為68.42%(13/19)。 結論THA治療DDH時數(shù)字化術前計劃能進一步優(yōu)化髖臼重建。
目的? 探討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股骨偏心距對行走過程中骨盆穩(wěn)定性的影響。? 方法 2000 年1 月- 2005 年 12 月,29 例患者行單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男 10 例,女 19 例;年齡 33 ~ 75 歲,平均 64.3 歲。左髖 15例,右髖 14 例。隨訪時間 5 ~ 10 年,平均 7.7 年。末次隨訪時 Harris 評分為 90 ~ 100 分,平均 97 分。末次隨訪時行標準骨盆正位 X 線片檢查,測量雙側股骨偏心距,計算股骨偏心距比(femoral offset ratio,F(xiàn)OR);根據(jù)測量結果將患者分為兩組, A 組:術側股骨偏心距小于健側, 10 例; B 組:術側股骨偏心距大于健側, 19 例。行三維步態(tài)分析,采集行走時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并對FOR與傾斜角度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結果 A組FOR 為0.81 ± 0.08, B組FOR為1.27 ± 0.15。A 組患肢單腿支撐相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為(— 0.42 ± 0.91)°,B 組為(1.02 ± 0.94)°,健側為(1.15 ± 0.85)°。A 組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與 B 組、健側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B 組與健側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與FOR成正相關(r =0.534, P=0.003),回歸方程為: y= — 2.551 + 2.781x。? 結論 重建股骨偏心距是避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臀中肌無力及改善步態(tài)的重要因素。
目的 總結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糾正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的方法。 方法 2000 年1 月- 2007 年5 月,對48 例49 膝TKA 中出現(xiàn)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患者采用平衡髕骨內外側支持帶張力、適當調整脛骨假體位置或重建髕韌帶止點的方法進行糾正?;颊呔鶠榕?;年齡53 ~ 76 歲,平均66.8 歲。病程6 ~ 23 年,平均16.2 年。其中骨性關節(jié)炎37 例38 膝,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1 例11 膝?;枷ゾ胁煌潭认ネ夥兔劰峭庑巍Oネ夥菫?3 ~ 42°,平均33°;Q 角為16 ~ 23°,平均19°。23 例有8 ~ 35° 屈曲畸形,平均22°。術前膝關節(jié)KSS 評分21 ~ 51 分,平均32 分;KSS 功能評分29 ~ 45 分,平均33 分。 結果 術中髕股關節(jié)運行軌跡恢復正常,髕骨未再出現(xiàn)向外脫位傾向。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所有患者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7 ~ 82 個月,中位隨訪時間52 個月。膝關節(jié)外翻畸形均獲得矯正,3 例殘留5° 左右的屈曲畸形,重建的髕韌帶未出現(xiàn)撕裂或斷裂現(xiàn)象。術后膝關節(jié)KSS 評分為76 ~ 89 分,平均82 分;KSS 功能評分為81 ~ 90 分,平均85 分。術后至隨訪期末X 線片均顯示人工關節(jié)位置正常。 結論 TKA 中出現(xiàn)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時,平衡髕骨內外側支持帶張力、適當調整脛骨假體位置或重建髕韌帶止點是糾正這一現(xiàn)象的有效方法,對膝關節(jié)的功能康復無不利影響。
目的探討術前下肢對線畸形對人工膝關節(jié)表面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假體安裝角度以及術后下肢對線的影響。 方法回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98例(245膝)因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行初次TKA患者的臨床資料。男23例,女175例;年齡43~90歲,平均67歲。單膝151例,雙膝47例。病程1個月~30年,中位時間8.99年。于下肢全長正位X線片測量術前及術后1周股骨與脛骨機械軸線夾角(femorotibial angle,F(xiàn)T),分別代表手術前后下肢對線角度;術后1周股骨機械軸線與關節(jié)線夾角(mechanical femoral angle,MF)、脛骨機械軸線與關節(jié)線夾角(anatomical tibial angle,AT),分別代表股骨、脛骨假體安裝角度。對手術前后FT及MF、AT進行相關分析。根據(jù)術前下肢對線畸形程度將患者分為5組:內翻畸形≥20°組(A組)、內翻畸形10~20°(B組)、內翻畸形≤10°(C組)、外翻畸形< 10°(D組)、外翻畸形≥10°(E組),對各組以上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記錄術后下肢對線優(yōu)良率。 結果245膝手術前后FT分別為(171.53±9.12)、(177.38±3.57)°,術后MF及AT分別為(89.00±2.68)、(88.62±2.16)°。術前FT與術后FT及MF相關(r=0.375,P=0.000;r=0.386,P=0.000),與AT無相關(r=0.024,P=0.710)。術后FT與MF、AT亦相關(r=0.707,P=0.000;r=0.582,P=0.000)。各組組內術后FT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各組術前FT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術后A組與B、C、D、E組比較,B、C組分別與D、E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B、C組間及D、E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總體術后下肢對線優(yōu)良率為70.2%(172/245),A、B、C、D、E組分別為27.8%(5/18)、66.0%(62/94)、74.4%(67/90)、88.9%(32/36)、85.7%(6/7);各組間下肢對線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各組間AT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D、E組間M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各組間MF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術前下肢對線畸形嚴重患者,TKA術中假體安裝角度偏差較大,出現(xiàn)術后下肢對線不良的風險較高。
目的 探討成軟骨相關 miR-4287 對人軟骨細胞聚蛋白多糖酶-1(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 4,ADAMTS4)調控作用及其機制。 方法 取自愿捐贈的膝關節(jié)正常及骨關節(jié)炎軟骨組織,采用實時熒光定量 PCR 檢測 miR-4287 和 ADAMTS4 mRNA 表達量;然后分離培養(yǎng)軟骨細胞,取第 1 代骨關節(jié)炎細胞,給予 IL-1β 處理,觀察其對軟骨細胞 miR-4287 和 ADAMTS4 mRNA 表達的影響;分別給予 MAPK 信號通路抑制劑 SP600125 以及 NF-κB 信號通路抑制劑 SN50 預處理后聯(lián)合 IL-1β 刺激,觀察 IL-1β 介導的信號通路對軟骨細胞 miR-4287 和 ADAMTS4 mRNA 表達的影響;分別轉染 miR-4287 模擬物及其陰性對照、miR-4287 抑制物及其陰性對照,觀察 miR-4287 調控軟骨細胞 ADAMTS4 mRNA 及蛋白的表達。熒光素酶報告實驗驗證 miR-4287 與 ADAMTS4 mRNA 3’非翻譯區(qū)(untranslated region,UTR)的直接結合效應。 結果 與正常軟骨組織比較,骨關節(jié)炎軟骨組織 miR-4287 相對表達量下降,ADAMTS4 mRNA 相對表達量上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1β 下調軟骨細胞 miR-4287 表達、上調 ADAMTS4 mRNA 表達,與未經(jīng) IL-1β 處理的軟骨細胞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 IL-1β 介導的信號通路抑制劑預處理后,軟骨細胞 miR-4287 相對表達量上升,ADAMTS4 mRNA 相對表達量降低,與未經(jīng)信號通路抑制劑預處理細胞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轉染 miR-4287 模擬物后,軟骨細胞內 ADAMTS4 mRNA 及蛋白表達均降低(P<0.05);而轉染 miR-4287 抑制物后,軟骨細胞內 ADAMTS4 mRNA 及蛋白表達均升高(P<0.05)。無論結合位點為野生型或突變型,過表達 miR-4287 均不能改變報告載體的熒光素酶活性(P>0.05)。 結論 成軟骨相關 miR-4287 可能是一種與軟骨退變相關的 miRNA。miR-4287 能調控人軟骨細胞 ADAMTS4 表達,但不是通過靶向結合 mRNA 3’UTR 的方式發(fā)揮作用,其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目的探討氨甲環(huán)酸(tranexamic acid,TXA)對初次同期雙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simultaneous bilater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SBTHA)圍術期輸血率、顯性失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0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 72 例行初次 SBTHA 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48 例于術前 5~10 min 靜脈滴注 TXA(15 mg/kg)(試驗組),24 例未使用 TXA(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疾病類型、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合并內科疾病以及術前住院時間、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以及術后輸血率、引流量、顯性失血量、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住院時間。結果試驗組手術時間中位數(shù)為 208.0 min,對照組為 202.5 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046,P=0.295)。術后試驗組輸血 26 例(54.2%)、對照組 21 例(87.5%),兩組輸血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43,P=0.005);但兩組輸注的懸浮紅細胞以及血漿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中失血量中位數(shù)為 550 mL、對照組為 600 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378,P=0.168)。試驗組術后引流量為(542±269)mL、顯性失血量中位數(shù)為 1 050 m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10±316)、1 270 mL(P<0.05)。術后試驗組出現(xiàn) 1 例切口周圍皮膚張力性水皰、1 例一側下肢麻木及肌力減退、1 例腔隙性腦梗死,對照組出現(xiàn) 1 例切口周圍皮膚瘀斑、1 例雙側下肢麻木及肌力減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均未出現(xiàn)肺栓塞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試驗組術后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中位數(shù)分別為 9.0、13.0 d,對照組分別為 9.0、13.0 d,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初次 SBTHA 患者,使用 TXA 可以降低輸血率及圍術期顯性失血量,具有良好止血作用;同時不增加切口并發(fā)癥、靜脈栓塞形成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具有一定安全性。
目的比較氨甲環(huán)酸(tranexamic acid,TXA)抗纖溶后應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及艾樂妥對初次單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以期探索最佳療效的抗凝藥。方法回顧分析 2014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184 例行初次單側 THA 且手術切皮前靜脈滴注 15 mg/kg TXA,術后應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或艾樂妥的患者臨床資料。其中速碧林組 46 例、克賽組 45 例、拜瑞妥組 47 例、艾樂妥組 46 例。4 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量、體質量指數(shù)、髖關節(jié)疾病類型、合并癥、麻醉方式、手術時間及術前實驗室指標(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血容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各組圍術期血液資料(總失血量、隱性失血量、顯性失血量、術后引流量、術后血紅蛋白最大丟失量及輸血率)和并發(fā)癥(切口并發(fā)癥、出血并發(fā)癥、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4 組患者圍術期總失血量、隱性失血量、顯性失血量、術后引流量、術后血紅蛋白最大丟失量及輸血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fā)癥比較顯示,拜瑞妥組發(fā)生 1 例(2.1%)切口紅腫,其余 3 組各發(fā)生 1 例(2.2%)切口愈合不良,4 組均無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各組切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速碧林組出現(xiàn) 2 例(4.3%)出血事件(1 例為右腹股溝血腫、1 例為左小腿前方出現(xiàn)皮下瘀斑),其余 3 組未發(fā)生出血事件,各組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12,P=0.132)。速碧林組出現(xiàn) 1 例(2.2%)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其余 3 組未發(fā)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各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89,P=0.425);4 組均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動脈栓塞發(fā)生。結論TXA 抗纖溶后使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和艾樂妥,對初次單側 THA 止血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無明顯差異。臨床上經(jīng) TXA 抗纖溶后可任意選擇 4 種抗凝藥之一來預防血栓形成,均具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