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 Cys C) 的水平及其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意義。方法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ELISA) 測定102 例NSCLC 患者、60 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 例健康體檢者血清Cys C 水平, 并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 肺癌患者血清Cys C 的水平明顯高于良性肺疾病組和健康對照組[ ( 1.47 ±0.78) mg/L 比( 1.04 ±0.51) mg/L 和( 1.06 ±0.36) mg/L, Plt;0.01] 。隨著腫瘤的發(fā)展, 患者血清Cys C 的含量逐漸上升, 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低于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 1.06 ±0.39) mg/L 比( 1.83 ±0.97) mg/L, Plt;0.05] , TNM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 ( 1.38 ±0.88) mg/L比( 1.57 ±0.79) mg/L,Plt;0.05] 。中高分化肺癌血清Cys C 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肺癌[ ( 1.63 ±0.73) mg/L 比( 1.26 ±0.48) mg/L, Plt;0. 05] 。肺癌患者血清Cys C 水平與性別、年齡及肺癌組織學類型無關(guān)。結(jié)論 血清Cys C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明顯增高, 并與腫瘤的臨床分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惡性程度相關(guān), 提示血清Cys C水平的變化在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討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在化療前后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78 例NSCLC 患者化療前后血清總?cè)饧谞钕僭彼? TT3 ) 、總甲狀腺素( TF4 )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FT3 ) 、游離甲狀腺素( FT4 ) 及促甲狀腺激素( TSH) 水平, 并與35 例正常人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結(jié)果 NSCLC 患者血清TT3 [ ( 1. 27 ±0. 36) nmol /L比( 2. 62 ±0. 46) nmol /L] 、FT3 [ ( 2. 65 ±0. 76) pmol /L 比( 3. 79 ±0. 63) pmol /L] 水平低于正常對照組( P lt;0. 05) , TT4 、FT4 及TSH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接近( P gt;0. 05) 。血清TT3 和FT3 水平與臨床分期有關(guān)( P lt;0. 05) , 與分化程度和病理類型無關(guān)( P 均gt; 0. 05) ; 化療后有效者( 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 血清TT3、FT3 水平明顯高于化療前( P lt;0. 05) 。結(jié)論 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對肺癌的病情判斷及療效監(jiān)測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肺泡蛋白沉積癥(PAP)是一種罕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泡腔中大量的嗜酸性富含脂質(zhì)和蛋白質(zhì)的物質(zhì)沉積[1],可分為先天性、繼發(fā)性和獲得性三類。目前PAP最有效的治療是全肺灌洗[2]。多數(shù)文獻報道的是對初次診斷的PAP患者的全肺灌洗治療。2005年我們收治了1例PAP患者,經(jīng)全肺灌洗治療10個月后復(fù)診,根據(jù)其影像學表現(xiàn)再次進行全肺灌洗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目的 探討肺癌患者血清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瘦素水平的變化及意義。方法 應(yīng)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ELISA) 測定46 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瘦素水平的變化, 并與30 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較。結(jié)果 肺癌患者血清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P lt;0. 01) , 且兩者呈正相關(guān)性。結(jié)論 檢測肺癌患者血清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瘦素水平的變化對疾病的監(jiān)測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