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二尖瓣反流" 59條結果
  •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療

    目的 分析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病理生理特點,總結其外科治療經驗。 方法 回顧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新疆醫(yī)院282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二尖瓣反流行二尖瓣成形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19例,女163例;年齡1個月 ~ 14 (4.2±3.8)歲;體重4.6~57.0 (18.0±17.6) kg。根據不同病變采取綜合多種方法進行二尖瓣成形,主要手術方式為自體心包條環(huán)縮后瓣環(huán)150例(53.2%),內外交界縫合106例(37.6%)。同期行室間隔缺損修補術148例,房間隔缺損修補術67例,動脈導管未閉閉合術47例,部分型房室間隔缺損矯治術20例,法洛四聯癥根治術15例,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12例等。 結果 本組二尖瓣反流的病理改變中瓣環(huán)擴張最常見,其次為瓣葉裂隙,腱索和乳頭肌延長最少見。呼吸機輔助呼吸時間(20.6±30.1) h,住院時間(22.4±8.8) d。圍術期無死亡,發(fā)生一過性血紅蛋白尿3例,早期發(fā)生低心排血量15例,行短期腹膜透析10例,經相應治療后好轉,均順利出院。隨訪282例,隨訪時間7個月至11年。隨訪期間再次行二尖瓣置換術2例,前向血流(1.3±0.4) m/s,無二尖瓣狹窄。二尖瓣反流2級48例(17.0%),3 ~4級12例(4.3%);左心室射血分數在正常范圍內。 結論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行二尖瓣成形術,中期結果滿意,自體心包條環(huán)縮后瓣環(huán)不會限制瓣環(huán)的發(fā)育。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輕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在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術后的轉歸及預測因素分析

    目的 總結重度主動脈瓣狹窄(AS)合并輕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在主動脈瓣置換術(AVR)后的轉歸,判斷在此類患者中,輕中度或中度FMR(2+~3+)預后的相關因素。 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中山醫(yī)院收治重度AS,即主動脈瓣跨瓣壓差(PAG)≥50 mm Hg,并伴隨有2+~3+FMR的患者156例,其中男95例、女61例,年齡 (59.2±10.5) 歲。收集入選患者術前、術中及圍手術期的臨床資料。術后進行隨訪。計算FMR術前/術后比值,對年齡、性別、體重、高血壓、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期末內徑(LVEDD)、左心房內徑(LAD)、肺動脈壓(PAH)和PAG進行l(wèi)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結果 手術死亡6例,4例為術后低心排血量綜合征,2例為頑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圍手術期死亡率3.8%。術后平均隨訪(20.3±8.5)個月,隨訪率85.3% (133/156),隨訪期間死亡8例,3例為術后心功能衰竭,2例為室性心律失常,3例為抗凝相關腦血管意外。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 FMR術前/術后比值與年齡≥55歲、男性、體重 ≥80 kg、LVEDD≥55 mm、LVEF≤50%、高血壓、室性心律失常與FMR術后改善不相關。而LAD≥50 mm、PAH≥50 mm Hg、PAG≤75 mm Hg、術前心房顫動與FMR術后改善呈負相關。 結論 LAD≥50 mm、PAH≥50 mm Hg、PAG≤75 mm Hg、術前心房顫動與FMR 2+~3+術后改善呈負相關。如術前合并上述病情,患者FMR 2+~3+在AVR術后通常不會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應于AVR同期糾正。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二尖瓣對合面積和對合指數的實驗研究

    目的 通過犬的動物實驗來研究二尖瓣出現中度反流的情況下二尖瓣對合面積及對合指數的變化趨勢,為預測遠期手術效果提供幫助。 方法 應用飛利浦IE33超聲心動圖成像儀,對15只犬行經食管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T-3D-TEE)檢查,并建立動物實驗模型,在逐漸縮窄升主動脈造成左心室壓力升高的情況下獲取RT-3D-TEE圖像,直至二尖瓣出現中度反流為止。應用飛利浦三維定量Qlab7.0軟件的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后處理,計算對合面積和對合指數。動物實驗后計算心臟標本二尖瓣瓣葉的離體對合指數。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計算對合指數和左心室壓力的截斷值。 結果 15只犬在無反流和有反流時對合面積[(198±50) mm2 vs. (123±36) mm2,P<0.05] 和對合指數(0.25±0.06 vs. 0.13±0.03,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合指數和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的ROC下面積為0.879±0.019, 95% CI (0.843,0.916),截斷值為0.213 (P<0.05)。左心室壓力和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82±0.021,95% CI (0.840,0.923),截斷值為225 (P<0.05)。離體瓣膜面積與舒張期總面積、離體對合面積與對合面積、離體對合指數與對合指數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舒張期總面積和離體瓣膜面積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37,P<0.05),對合面積和離體對合面積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17,P<0.05),對合指數和離體對合指數有良好的相關性(r=0.946,P<0.05)。對合指數和離體對合指數的相關性高于對合面積與離體對合面積、舒張期總面積與離體瓣膜面積的相關性。 結論 二尖瓣出現反流的情況下對合面積和對合指數有明顯下降,對合指數可更精確地反映二尖瓣反流的程度,為二尖瓣成形手術預后提供參考。RT-3D-TEE可以較為準確地測量二尖瓣對合面積和對合指數。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4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兒童動脈導管未閉合并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療

    目的 探討兒童動脈導管未閉(PDA)合并二尖瓣反流的外科處理策略及遠期二尖瓣反流狀況的改變?!》椒ā∽?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共對25例PDA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施行了手術治療,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1.72~142.83 (26.36±40.75)個月;體重3.80~36.00 (8.98±6.85) kg;動脈導管直徑3~15 (7.84±3.10) mm,管型22例,窗型3例。有輕度二尖瓣反流2例,中度反流18例,重度反流5例。除1例因同時伴有二尖瓣狹窄在體外循環(huán)下行動脈導管結扎+二尖瓣成形術外,其余24例患者均通過側胸入路結扎動脈導管,未處理二尖瓣?!〗Y果 圍術期無死亡,術后呼吸機輔助呼吸時間3~24 (6.70±4.39) h。術后1例患者在撤除氣管內插管后出現喘憋,再次插管,其余患者恢復順利,無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25例,隨訪時間29~967 (329.23±288.39) d。隨訪期間23例(92.00%)二尖瓣反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其中5例二尖瓣重度反流改善為中度反流2例和輕度反流3例;16例二尖瓣中度反流改善為無反流5例、輕微反流5例、輕度反流6例;2例二尖瓣輕度反流改善為無反流1例和輕微反流1例。2例二尖瓣中度反流無明顯改善?!〗Y論 PDA合并二尖瓣反流的嬰幼兒和兒童,對二尖瓣的處理應持保守治療態(tài)度,單純結扎未閉的動脈導管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同時也避免體外循環(huán)造成的心肌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5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二尖瓣成形術治療二尖瓣反流89例臨床分析

    目的 總結二尖瓣成形術治療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臨床經驗,分析其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 2011 年 7月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采用二尖瓣成形術治療89 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51例,女 38 例;年齡21~64 (48.6±13.6)歲;病程1周~21 年。術前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及術中探查發(fā)現二尖瓣中度反流(Ⅲ級) 40 例,重度反流 (Ⅳ級) 49 例。56例二尖瓣脫垂,脫垂病變累及A2區(qū)4例、A3區(qū)5例、P2區(qū)25例、P3區(qū)14例,累及多處8例;其中二尖瓣腱索斷裂37例,腱索冗長脫垂19例;瓣環(huán)擴大42例。手術方式:前葉腱索轉移4 例 , 前葉人工腱索 6 例 ,前葉裂縫合2例,交界部縫合 6 例 ,后葉矩形切除加 Sliding (滑行) 技術43 例,后葉折疊縫合成形14例,后葉人工腱索12例,緣對緣成形 10 例和心包補片修補瓣葉穿孔 1 例,其中2種以上修復方式9例。全部患者均使用成形環(huán)加固瓣環(huán)。手術中應用注水試驗和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評價成形效果。 結果 無圍術期死亡。術后心臟超聲心動圖提示:二尖瓣無反流 (0 級)15 例,微量反流 (Ⅰ級)41 例,輕度反流 (Ⅱ級) 23 例,輕至中度反流 (Ⅲ級)10 例。所有患者均無二尖瓣狹窄。術后隨訪77例(86.52%),隨訪時間3~58 (12.3±18.7) 個月。隨訪期間1例死于腦血管意外;1例行二尖瓣置換術?!〗Y論?綜合運用多種二尖瓣成形技術治療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可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5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部分型房室間隔缺損二尖瓣處理策略

    目的 總結部分型房室間隔缺損(PAVSD)患者外科手術的近遠期療效,探討二尖瓣處理方法。 方法 回顧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行外科治療PAVSD患者118例的臨床和隨訪資料,男 51例,女67例;年齡7個月~62歲(28.5±12.6歲)。均有原發(fā)孔型房間隔缺損和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前瓣裂隙,其中二尖瓣中重度反流78例,三尖瓣中重度反流56例。手術均在中度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進行。術后通過門診和電話隨訪。 結果 術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1.69%。發(fā)生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為再次氣管內插管5例,左心輔助1例,Ⅲ°房室傳導阻滯1例。術后隨訪103例,隨訪時間3個月~18年(91.2±25.6個月)。再次手術8例,距第一次手術時間為5 d~18年(10.5±5.6年)。再次手術死亡1例。隨訪生存的102例患者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改善。二尖瓣無反流70例,微量和輕度反流17例,中度4例。行二尖瓣置換術患者瓣膜功能良好,無抗凝相關并發(fā)癥。心房顫動19例,Ⅰ°房室傳導阻滯21例,頻發(fā)性房性早搏4例。 結論 二尖瓣修復是PAVSD矯治手術成功的關鍵,應綜合應用二尖瓣成形修復的方法,盡量消除二尖瓣反流;術后二尖瓣再反流是再次手術的主要原因,對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應定期隨訪和及時手術。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5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部分可曲性人工二尖瓣瓣環(huán)成形技術的臨床應用

    目的 總結部分可曲性人工二尖瓣瓣環(huán)成形技術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疾病的臨床應用經驗,探討其治療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8月施行部分可曲性人工瓣環(huán)二尖瓣成形術治療259例二尖瓣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二尖瓣疾病的病理分類為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16例,二尖瓣感染性心內膜炎16例,缺血性二尖瓣關閉不全13例,先天性二尖瓣關閉不全40例,退行性二尖瓣關閉不全174例。 圍術期采用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左心房(LA)、左心室舒張期末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期末內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和左心室短軸縮短分數(LVFS)等指標;觀察并記錄圍手術期和隨訪中生存率、二尖瓣反流率、二次手術率。 結果 259例患者主動脈阻斷時間為74±30min,體外循環(huán)時間為105±37min。術后圍術期生存率為96.5%(250/259),無腦、肝、腎等重要器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3.4% (242/259),無左室流出道梗阻、冠狀動脈狹窄發(fā)生。術后隨訪45±28個月,隨訪60個月時的生存率為93.8%(243/259);無二次手術率為96.1%(249/259)。術后LVEDD由術前的62.60±1019mm縮小至5288±8.67mm, LVEF由術前的57.91%增加為61.00%,均較術前明顯改善(Plt;0.05)。隨訪中無或微量反流188例(72.6%),輕度反流62例(23.9%),中度反流8例(3.1%),重度反流1例(0.4%),二尖瓣反流程度較術前得到明顯改善(Plt;0.05)。 結論 這種部分可曲性人工二尖瓣瓣環(huán)成形技術操作簡單,臨床效果良好。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6: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療

    目的 總結心肌梗死后室壁 瘤和二尖瓣 反流的外科治療經驗,以提高手術療效和生存率。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 0年12月~2007年6月間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臨床資 料,大多數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加室壁瘤切除后左心室重建、二尖瓣成形或置換術 。 結果 術后死亡3例,死亡率8.1%,其中死于腎功能衰竭2例,腦部 并發(fā)癥1例。隨訪30例,隨訪率882%(30/34),4例失訪;隨訪時間1個月至6年。隨訪期間 死亡2例,其 中1例死于抗凝治療失敗并發(fā)的大面積腦梗死,1例死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術后6個月復 查心臟彩色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心房內徑較術前明顯縮小(30.1±3.5mm vs.39.3±3.7mm,P=0.004),左心室舒張期末內徑較術前明顯縮?。?8.4±4.3mm vs.61.2±5.1mm,P=0.003),曠置的室壁瘤大小無明顯變化(直徑lt;5 cm),二尖瓣成形和曠置者無反 流或 輕微反流12例,輕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 結論 對不同類型的心肌 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患者制定相應的手術治療方案,能取得良好的近、遠期療效, 絕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明顯,生存率提高。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6: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發(fā)生率。IMR 的形成機制復雜,目前研究尚未達成共識,導致IMR 治療措施不完善及標準。隨著三維超聲技術日趨成熟,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T3DE)將矩陣探頭、三維空間定位和高通道的數據處理系統(tǒng)3 種先進技術結合,不依賴任何幾何形態(tài)的假設,全面獲得心臟三維立體結構及動態(tài)改變。RT3DE 對深入研究IMR 發(fā)病機制,探討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評估病情進展、判斷治療效果、評價長期預后有重要臨床價值,可作為臨床評價IMR的首選方法。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Ⅲb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治療方式的早期臨床效果及中遠期療效比較

    目的分析二尖瓣成形術或二尖瓣置換術治療Carpentier Ⅲb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臨床經驗,評估該技術的治療方法選擇和中遠期療效。 方法回顧性分析從2000年1月至2014年3月南京市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外科308例冠心病合并Ⅲb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同期行二尖瓣成形術或二尖瓣置換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15例、女93例,年齡30~78(62.7±11.5)歲。按二尖瓣手術方式分為兩組:172例行二尖瓣成形術,為二尖瓣成形術組,其中限制性瓣環(huán)成形術170例(全環(huán)128例,C形環(huán)42例),交界環(huán)縮術2例;136例行二尖瓣置換術,為二尖瓣置換術組,其中置換機械瓣11例,生物瓣125例。 結果所有患者主動脈阻斷時間(81.9±21.5)min。體外循環(huán)時間(122.0±31.3)min。全組圍術期死亡6例(1.9%)。兩組術中主動脈阻斷時間、體外循環(huán)時間、移植血管支數及左乳內動脈使用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早期結果顯示,二尖瓣置換術組的術后低心排血量綜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高于二尖瓣成形術組(P<0.05)。術后隨訪1~85個月。兩組中遠期療效中的生存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二尖瓣置換術組二尖瓣反流程度和再次換瓣手術率均低于二尖瓣成形術組(P<0.05)。 結論Carpentier Ⅲb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行二尖瓣成形術的近期療效較瓣膜置換術好,中遠期隨訪發(fā)現保留瓣下裝置的二尖瓣置換術有較低的瓣膜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發(fā)表時間:2016-10-02 04:5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6頁 上一頁 1 2 3 ... 6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