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評價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 與普通干擾素治療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方法 計算機檢索MEDLINE、 EBSCO、PubMed、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并追查了所有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檢索年限均從建庫到 2009 年 5 月。納入聚乙二醇干擾素 α-2a 與普通干擾素比較治療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隨機對照試驗。采用 Jadad 評分法評價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并用 Cochrane 協(xié)作網(wǎng)提供的RevMan 5.0 軟件進行Meta 分析,并根據(jù)療程和觀察時間的不同進行亞組分析。結果 納入 6 個隨機對照試驗(n=688) ,其中4 個研究療程為 48 周,2 個研究為 24 周,我們按療程進行了亞組分析。Meta 分析結果顯示,聚乙二醇干擾素(180 ug/d,48 周)HBeAg 陰轉率、HBV-DNA 陰轉率、HBeAg 血清轉換率、ALT 復常率均高于普通干擾素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 )。聚乙二醇干擾素( 180 ug/d,24 周)僅在HBV-DNA 陰轉率方面略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RR=1.44,95%CI(1.01,2.05)]。但 HBeAg 陰轉率、HBeAg 血清轉換率及ALT 復常率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結論 48周療程的聚二乙醇干擾素效果優(yōu)于普通干擾素,24 周療程的聚二乙醇干擾素在HBV-DNA 陰轉率方面優(yōu)于普通干擾素,其他方面與普通干擾素相當。但由于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均不高,故上述結論在臨床使用時應謹慎考慮。
目的 探討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經(jīng)母親對胎兒進行被動免疫,減弱HBeAg陽性孕婦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嬰傳播的力度.方法 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將新疆4所醫(yī)院1997年至2002年5月產(chǎn)前檢查資料完整、HBeAg陽性的52例孕婦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28例,分別在孕28、32及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 1次;對照組24例,每月只隨訪和體檢,不肌注HBIG.分娩后采集兩組新生兒臍血,分離血清,用ELISA法和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BeAg和HBV-DNA.結果 試驗組新生兒HBeAg陽性率為21.4%,對照組新生兒HBeAg陽性率為79.2%,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7.26,RR=0.27,P<0.01);試驗組新生兒HBV-DNA陽性率為25.0%,對照組新生兒HBV-DNA陽性率為83.3%,其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7.62,RR=0.30,P<0.01).試驗組新生兒HBV-DNA陰性21例,陽性7例,但這7例新生兒HBV-DNA的量均低于其母,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Wilcoxon配對法秩和檢驗,統(tǒng)計量T=28,P=0.02).結論 對乙肝HBeAg陽性孕婦產(chǎn)前多次肌注HBIG可明顯減弱HBV母嬰傳播力度.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血清HBeAg狀態(tài)對肝癌切除術后復發(fā)及生存的影響。方法 收集1999~2005年在我科行根治性切除的223例腫瘤直徑≤3 cm的肝癌患者的資料。根據(jù)患者術前血清HBeAg狀態(tài),分為HBeAg陽性組(n=73)和HBeAg陰性組(n=150),比較2組患者無瘤生存率(DFS)和總體生存率(OS),并分析影響DFS和OS的危險因素。結果 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患者的1、3、5年的OS分別為91.5%、76.8%、60.1%和95.2%、85.3%、73.2%(P=0.053); 1、3、5年DFS分別為73.3%、53.7%、40.3%和86.6%、65.5%、54.5%(P=0.002)。與HBeAg陰性組比較,HBeAg陽性組患者年齡較輕(P=0.004),肝硬變較重(P=0.008),而在腫瘤因素及手術相關因素方面2組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DFS和OS的多因素分析顯示,年齡>50歲、HBeAg陽性和大結節(jié)肝硬變是影響OS的獨立危險因素,而HBeAg陽性和多發(fā)腫瘤是影響DFS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小肝癌患者術后HBeAg陽性患者較HBeAg陰性者更易早期復發(fā),而且總體生存較差。
目的:觀察α干擾素治療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過程中病毒學及血清學動態(tài)變化情況,通過早期療效預測終末療效。方法:觀察144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經(jīng)α干擾素治療24WK及隨訪24WK 過程中HBV-DNA以及HBeAg變化情況.結果:經(jīng)α干擾素治療12、24、48WK時,HBV-DNA下降到可檢測值以下病例數(shù)分別為32、32、31例;同期HBeAg發(fā)生血清轉換病例數(shù)分別為16、17、21例。結論:干擾素治療12WK時患者病毒學及血清學結果可早期預測終末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