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總結帽狀原位縫合結合筋膜瓣移位治療無再植條件的指尖離斷傷療效。 方法2011年6 月-2012年1月,收治9例甲床中段平面以遠的指尖離斷傷患者。男6例,女3例;年齡12~60歲,平均42歲。致傷原因:機器絞傷3例,壓砸傷6例。損傷指別:拇指3例,示指2例,中指3例,小指1例。受傷至入院時間為3~8 h,平均5 h。顯微鏡下探查明確無再植條件后,采用局部筋膜瓣移位結合帽狀縫合治療;對甲床缺損者同期行甲床擴大術。 結果術后回植指體均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5個月,平均8個月?;贾钢付藷o觸痛,指腹飽滿,指紋恢復。指端感覺恢復良好,末次隨訪時兩點辨別覺為8~10 mm,遠側指間關節(jié)主動活動度0~60°。指甲生長良好,較正常略小。 結論對無再植條件的指尖離斷傷,帽狀原位縫合結合筋膜瓣移位治療具有手術操作簡便、回植指體成活率高、功能及外形可靠的優(yōu)點。
目的通過影像學及組織學觀察,評價內固定對帶蒂筋膜瓣穩(wěn)定性影響及其促超臨界骨缺損(exceed critical size defect,ECSD)成骨作用,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取32只4~5月齡新西蘭大白兔右側尺骨制備長1 cm的骨-骨膜ECSD模型,隨機分為A、B組,每組16只。A組將自體紅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種于含BMP的骨誘導活性材料上制備組織工程骨,植入骨缺損區(qū),在鄰近骨缺損區(qū)制備一帶蒂深筋膜瓣將其包裹作為對照組;B組在A組基礎上行微型鈦板內固定作為實驗組。術后2、4、6、8周分別行X線片檢查、大體觀察及組織學觀察,并對植入的組織工程骨骨再生修復情況行影像學4分評分法和組織學修復區(qū)內骨形態(tài)計量分析。 結果實驗動物均存活至實驗完成。X線片示,從組織工程骨的骨紋理、骨斷端間隙、材料吸收降解的影像學變化,以及新骨再生、骨干結構形成、髓腔再通方面,B組均優(yōu)于A組;術后各時間點B組X線片評分均大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大體及組織學觀察示,從筋膜瓣的穩(wěn)定性、組織工程骨吸收替代速度、外骨痂形成、新生軟骨細胞與成熟骨細胞數(shù)量和分布,以及新生骨小梁構建、成熟板層骨形成和骨髓腔相通等成骨現(xiàn)象,B組均優(yōu)于A組;術后各時間點B組新生骨小梁面積占修復區(qū)面積比值均大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加強內固定后膜結構及骨缺損區(qū)的穩(wěn)定性均提高,與單純帶蒂筋膜瓣促ECSD成骨作用相比,具有加快組織工程骨再生新骨速度、縮短骨缺損修復時間、提高成骨質量等優(yōu)點。
目的總結應用拇指橈側筋膜瓣修復甲床重度缺損的療效。 方法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16例甲床重度缺損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齡16~54歲,平均36歲。致傷原因:擠壓傷10例,電鋸傷4例,燙傷2例。損傷指別: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5例,環(huán)指3例,小指1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2 h ~ 8 d,平均19.3 h?;颊叱状踩睋p外,指腹軟組織基本完整;其中9例伴末節(jié)指骨骨折。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為0.9 cm × 0.6 cm~2.3 cm × 2.1 cm。甲床缺損程度按照周慶文等提出的甲床損傷分度標準,Ⅲ度6例,Ⅳ度10例。切取大小為1.0 cm × 0.6 cm~2.5 cm × 2.2 cm的拇指橈側筋膜瓣,拇指缺損行逆行移位修復,2~5指行帶蒂移位修復。供區(qū)直接縫合或游離植皮修復。 結果術后皮瓣及植皮均順利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16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8個月。皮瓣質地柔軟,顏色與周圍皮膚相似。末次隨訪時,患指功能根據(jù)總主動活動度評分法,獲優(yōu)10例,良4例,可2例,優(yōu)良率87.5%。 結論采用拇指橈側筋膜瓣修復甲床重度缺損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能獲得較好療效。
目的 比較帶蒂筋膜瓣包裹組織工程骨在修復骨缺損時促血管化成骨與膜誘導成骨的作用,為臨床修復骨缺損提供參考依據(jù)。 方法 采用兔自體紅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及含重組人BMP-2 的骨誘導活性材料構建組織工程骨。將4 ~ 5 月齡新西蘭大白兔60 只(體重2.0 ~ 2.5 kg),隨機分為A、B、C 3 組,A 組16 只,B、C 組各22 只。制備長1.5 cm 的右尺骨長段骨- 骨膜完全缺損模型,A 組于骨缺損處植入組織工程骨;B、C 組在骨缺損鄰近處制備一筋膜瓣包裹組織工程骨后植入骨缺損,B 組將筋膜瓣蒂部切斷形成游離筋膜瓣,C 組為帶蒂筋膜瓣。術后4、8、12、16 周,每組隨機取4 只實驗動物,取骨缺損區(qū)組織進行大體觀察、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8、12、16 周B、C組各另取2 只實驗動物行腋動脈墨汁灌注觀察。 結果 大體觀察示,術后4、8 周A 組有纖維結締組織形成,B、C 組筋膜瓣形成類似骨膜樣纖維組織,其中B 組有軟骨樣組織形成,C 組有新生骨形成;12、16 周A 組骨痂形成少,B 組新生骨較多,C 組骨干形成。組織學觀察示,術后4、8 周A、B 組新生血管和骨小梁極少,C 組血管豐富且成熟骨小梁及軟骨組織形成;12、16 周A 組新生血管及骨小梁仍較少,B 組血管數(shù)量較多且成熟骨小梁顯著增加,髓腔結構形成但閉阻;C 組血管數(shù)量減少,成熟骨結構形成,骨髓腔再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C 組各時間點CD105、CD34、Ⅷ因子表達均高于A、B 組。骨形態(tài)計量分析顯示,術后各時間點C 組新生骨小梁體積明顯大于A、B 組(P lt; 0.05);A、B 組間除4 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外,其余時間點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血管圖像分析顯示術后各時間點C 組骨修復區(qū)內血管再生面積比值明顯大于A、B 組(P lt; 0.05)。墨汁灌注檢查示,各時間點B 組成骨區(qū)為稀疏的墨染區(qū);C 組成骨區(qū)墨染數(shù)量多且較密集,8 周達高峰,之后逐漸減少。 結論 帶蒂筋膜瓣包裹復合自體ARBM 的組織工程骨,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占主導地位,后期血管化成骨作用逐漸消失,以膜誘導成骨作用為主。
目的 總結掌背動脈逆行島狀筋膜瓣加游離植皮修復手指背側皮膚缺損的手術方法與臨床效果。 方法 2003 年10 月- 2008 年5 月,收治28 例32 指手指背側皮膚缺損。男22 例,女6 例;年齡17 ~ 45 歲,平均26 歲。外傷致皮膚缺損24 例28 指,傷后至手術時間1 h ~ 21 d;腫瘤切除后4 例4 指。缺損位于手指近節(jié)24 指,中遠節(jié)8 指。缺損范圍為2.1 cm × 1.2 cm ~ 4.5 cm × 2.5 cm。術中采用2.3 cm × 1.4 cm ~ 4.8 cm × 2.8 cm 的掌背動脈逆行島狀筋膜瓣加游離植皮修復,供區(qū)直接縫合。 結果 術后2 例皮片邊緣部分壞死,經換藥后Ⅱ期愈合。余筋膜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區(qū)愈合良好。術后28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5 ~ 24 個月。手指背側外形豐滿,不臃腫,伸屈活動自如。按國際手外科聯(lián)合會的評定標準,優(yōu)26 指,良6 指。 結論 掌背動脈逆行島狀筋膜瓣加游離植皮手術操作簡便,不損傷指固有動脈及神經,血供可靠,可修復手指背側不同部位的皮膚缺損。
目的 比較兩種不同肌筋膜瓣包裹脂肪來源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與膠原蛋白支架復合物在體內成脂效率的差異,為臨床游離脂肪組織的高效移植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3 ~ 4 月齡新西蘭大白兔10 只,雌雄不限,體重2.0 ~ 2.5 kg。取兔頸部皮下脂肪組織分離ADSCs 并行原代及傳代培養(yǎng),待第3 代細胞生長至瓶底70% ~ 80% 面積時,以BrdU(10 μg/mL)標記細胞48 h,行免疫熒光染色觀察;成脂誘導2 周后行油紅O 染色觀察;成骨誘導3 周后行茜素紅染色觀察;成軟骨誘導2 周后行阿利辛藍染色觀察。另取第3 代經BrdU 標記的ADSCs 成脂誘導2 周后,以1 × 107 個/ 塊接種于10 mm × 10 mm × 5 mm 大小的Col Ⅰ中,制備細胞載體復合物。實驗分為兩組,A 組由帶血管蒂的右側背闊肌筋膜瓣包裹復合物,B 組由無特定血管蒂的右側臀大肌筋膜瓣包裹復合物,每只動物均采用自體ADSCs 移植及自身對照。術后8 周取出移植物,經HE 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鑒定新生組織,測定兩組新生組織的濕重和微血管數(shù),并采用免疫熒光染色鑒定新生組織及微血管內皮細胞的來源。 結果 熒光顯微鏡下BrdU 標記為陽性的ADSCs 胞核呈綠色熒光,ADSCs 陽性標記率gt; 90%。第3 代ADSCs 成脂誘導2 周,可見細胞內有紅色脂滴形成;成骨誘導3 周,可見紅色鈣結節(jié)樣改變;成軟骨誘導2 周,可見高度聚集生長的細胞團,阿利辛藍染色呈藍色。術后8 周取材,A 組可見血管增生并長入材料,未見明顯纖維包裹;B 組有少量血管長入材料。A 組新生組織濕重為(0.149 5 ± 0.017 3) g,B 組為(0.095 3 ± 0.012 7)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HE 染色均可見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組織形成和不同程度微血管長入,支架材料已基本降解吸收。A 組微血管數(shù)為(31.2 ± 4.5)根,B 組為(19.3 ± 2.6)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術后8 周新生組織免疫熒光染色示,A、B 組新生脂肪細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核呈綠色熒光。 結論 帶血管蒂的背闊肌筋膜瓣包裹ADSCs 與膠原蛋白支架復合物在體內的成脂效率較無特定血管蒂的臀大肌筋膜瓣高。
目的 研究帶蒂筋膜瓣作膜誘導技術,將自體紅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種的組織工程骨血管化,作為膜內充填物修復骨缺損的效果,為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4 ~ 5 月齡新西蘭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體重2.0 ~ 2.5 kg,制備雙側橈骨2 cm 長骨- 骨膜完全缺損模型。將ARBM 接種于含BMP 的骨誘導活性材料制備組織工程骨。將模型左側設為對照組(A 組),僅植入自體組織工程骨;右側為實驗組(B 組),利用顯微外科技術在骨缺損鄰近制備一5 cm × 3 cm 的帶無名血管蒂的毛細血管網(wǎng)筋膜瓣,包裹自體組織工程骨充填骨缺損。術后4、8、12、16 周行X 線檢查和吸光度(A)值比測量、大體形態(tài)和組織學觀察、修復區(qū)內骨形態(tài)計量分析和交界區(qū)血管圖像分析。 結 果 X 線片、大體形態(tài)和組織學觀察顯示,植入物內部血管的長入、骨小梁及軟骨組織形成的數(shù)量和速度、成熟骨結構的形成、骨干結構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B 組均明顯優(yōu)于A 組。A 值比測量顯示,術后8、12、16周兩組間比較及同組內各時間點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4、8、12、16 周新生骨小梁面積占修復總面積比值兩組間比較,以及B 組內不同時間點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各時間點骨修復交界區(qū)單位面積內血管再生面積B 組明顯多于A 組(P lt; 0.05)。 結論 帶蒂筋膜瓣包裹ARBM 接種的組織工程骨,具有構建血管化和膜誘導骨組織再生雙重作用,對骨缺損有較好的修復作用。
目的 總結尺神經前置深筋膜瓣包繞固定治療肘管綜合征的臨床療效。 方法 1998 年3 月-2006 年12 月,采用尺神經前置、深筋膜瓣包繞固定治療58 例肘管綜合征患者,中、重度患者同時行神經外膜松解術或顯微鏡下束間松解術。男52 例,女6 例;年齡12 ~ 65 歲。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伴屈曲畸形28 例,肘部骨折9 例,肘外翻畸形7 例,風濕性關節(jié)炎6 例,尺神經半脫位5 例,尺神經溝內腫物3 例。病程2 ~ 32 個月。按照 Dellon 和 Mackinnon 推薦分期標準:輕度13 例,中度34 例,重度11 例。 結果 2 例分別于術后3、7 d 出現(xiàn)皮下積血、積液,經對癥處理后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6 ~ 30 個月,平均18 個月。術后環(huán)指、小指麻木均不同程度緩解,內在肌萎縮及爪形手畸形恢復較好。按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評定:優(yōu)38 例,良14 例,可4 例,差2 例,優(yōu)良率89.7%。 結論 采用尺神經前置、深筋膜瓣包繞固定,中、重度患者同時行神經外膜或束間松解術治療肘管綜合征療效可靠
目的 總結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筋膜瓣修復足背大面積創(chuàng)面的術式及臨床效果。 方法 2005 年1 月-2007 年7 月,采用不帶皮膚的小腿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筋膜瓣修復足背部大面積創(chuàng)面14 例。男12 例,女2 例;年齡7 ~ 59歲。碾挫撕脫傷9 例,熱壓傷3 例,深度燒傷2 例。創(chuàng)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斷裂,骨外露4 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質壞死2 例。創(chuàng)面范圍為10 cm × 6 cm ~ 20 cm × 10 cm。損傷至手術時間1 ~ 21 d,平均5.8 d。術中切取筋膜瓣11 cm × 8 cm ~ 23 cm × 11 cm。供區(qū)直接縫合關閉。 結果 供區(qū)均Ⅰ期愈合。11 例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 例筋膜瓣遠端斷層植皮成活不良,經補充植皮愈合;余1 例因局部感染嚴重和骨外露,筋膜瓣遠端1/3 壞死,經換藥補充植皮后愈合。14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4 個月~ 2 年。供區(qū)均無明顯瘢痕、凹陷、肌皮粘連。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輪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動良好,其中2 例行蒂部修整。 結論 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較大面積的組織量,可修復足背較大面積創(chuàng)面。
目的 探討帶第1掌背動脈的食指筋膜瓣修復拇指背側組織缺損的臨床使用價值。 方法 2001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15例拇指指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齡17~45歲。電刨傷6例,切割傷3例,絞軋傷1例,熱壓傷4例,電擊傷1例。缺損部位均為拇指背側掌指關節(jié)以遠。缺損范圍1.0 cm×0.8 cm~3.2 cm×2.0 cm。取帶第1掌背動脈的食指筋膜瓣修復創(chuàng)面后游離植皮、固定,供區(qū)原位縫合。切取筋膜瓣范圍1.2 cm×1.0 cm~3.5 cm×2.2 cm。術后進行康復訓練。 結果 15例筋膜瓣全部成活,創(chuàng)面及供區(qū)Ⅰ期愈合。術后隨訪1~10個月,除4例行拇指指間關節(jié)融合外,其余掌指關節(jié)活動度40~70°。各指指間關節(jié)活動度70~90°,兩點辨別覺4.5~9.0 mm,平均6.0 mm。拇指對掌、外展、內收、伸、屈功能均較好,肌力V級。患者對術后外形和功能滿意。 結論 帶蒂食指筋膜瓣具有手術操作簡便、血供穩(wěn)定、成活率高、對供區(qū)影響小、外形良好等優(yōu)點,是修復拇指背側皮膚缺損一種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