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嘉" 9條結果
  • 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左心房流體力學觀察

    目的 探討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MS)患者發(fā)生心房顫動 (AF)與左心房流體力學環(huán)境的關系?!》椒ā「鶕?jù)術前心律情況不同 ,將 4 9例合并 AF的 MS患者分為 2組 ,A組 (n=2 5 ) :合并慢性 AF,B組 (n=2 4 ) :均為竇性心律 ;對照組 :2 9例正常人作為對照。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 3組左心房流體力學指標 ,術后 6~ 8個月復查?!〗Y果 術后 A組左心房機械應力 (L AS)、左心房面積 (L AA)和左心房容積 (L AV)均較術前降低或減少 ,B組 L AS亦較術前明顯降低 (Plt;0 .0 1)。術前 A組 L AS明顯低于 B組 ,L AA、L AV明顯大于 B組 ;術后 A組 L AA、L AV仍大于 B組 (Plt;0 .0 1)。術前、術后 A組、B組 L AS、L AA、L AV均高于或大于對照組?!〗Y論 MS患者術后左心房流體力學環(huán)境遠未恢復正常 ,L AS可能是導致 MS患者發(fā)生 AF的重要因素。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6:2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參附注射液治療心力衰竭的系統(tǒng)評價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西藥常規(guī)加參附注射液與單純西藥常規(guī)比較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CNKI(1979.01~2009.12)、VIP(1989.01~2009.12)、CBM(1978~2009)、PubMed(1978~2009.12)和Cochrane圖書館(2009年第4期),并手工檢索相關雜志,搜集西藥常規(guī)加參附注射液與單純西藥常規(guī)比較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按照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等推薦的方法評價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和提取有效數(shù)據(jù)后,采用RevMan5.0.2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16個研究,合計1 117例患者,其研究質量均為C級。Meta分析結果顯示,西藥常規(guī)加參附注射液與單純西藥常規(guī)治療比較:能顯著改善心衰患者癥狀,提高臨床綜合療效[RR=3.30,95%CI(2.22,4.92),Plt;0.000 01];顯著改善心衰患者中醫(yī)證候,提高生活質量[RR=6.85,95%CI(2.90,16.17),Plt;0.000 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數(shù)[WMD=3.54,95%CI(2.78,4.30),Plt;0.000 01];對左室舒張末內徑的減小有較為明顯的正性作用[WMD=2.43,95%CI(1.04,3.82),P=0.000 6]。此外同時,還分別有1項研究顯示參附注射液可能有增加6分鐘步行距離,降低IL-6及TNF-α水平,減少Lee氏心衰積分和LVD-36問卷積分的作用。結論 西藥常規(guī)加參附注射液較單純西藥常規(guī)治療心力衰竭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6-09-07 11: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Hyprocure距下關節(jié)穩(wěn)定器治療青少年柔韌性平足癥的近期療效分析

    目的探討應用Hyprocure距下關節(jié)穩(wěn)定器治療青少年柔韌性平足癥的近期療效。 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青少年柔韌性平足癥14例(26足)。男10例(18足),女4例(8足);年齡12~18歲,平均14.5歲。先天性平足癥12例(24足),神經疾病導致平足癥2例(2足)。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4.2±0.4)分,美國矯形足踝協(xié)會(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為(72.2±12.3)分。8足單純應用Hyprocure距下關節(jié)穩(wěn)定器治療,18足聯(lián)合經皮微創(chuàng)跟腱延長術或腓腸肌松解術、脛后肌腱前置及彈簧韌帶緊縮術或內側楔骨背側開放截骨植骨術。采用VAS及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評價臨床療效,于X線片測量距骨-第1跖骨角、距骨-第2跖骨角、距舟覆蓋角、Meary's角、跟骨傾斜角及距骨傾斜角。 結果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2足)出現(xiàn)跗骨竇區(qū)疼痛,經對癥處理后疼痛消失?;颊呔@隨訪,隨訪時間5~24個月,平均14.5個月?;甲愦┬?、行走時疼痛較術前明顯緩解,末次隨訪時VAS評分為(1.4±0.3)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7.676,P=0.000)。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為(94.5±10.8)分,較術前顯著提高(t=7.765,P=0.000)。X線片復查示,距下關節(jié)穩(wěn)定器植入跗骨竇中,內側足弓高度較術前抬高。末次隨訪時,距骨-第1跖骨角、距骨-第2跖骨角、距舟覆蓋角、Meary's角、距骨傾斜角較術前明顯改善(P<0.05);跟骨傾斜角改善不明顯,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09,P=0.598)。 結論應用Hyprocure距下關節(jié)穩(wěn)定器操作簡便,可有效矯治青少年柔韌性平足癥,近期療效良好,但應嚴格把握適應證,必要時輔助軟組織及骨性手術,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隨訪。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治療鵝足滑囊炎的初步報道

    目的 比較局部封閉、開放手術以及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3 種治療方法,探討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治療鵝足滑囊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2000 年1 月- 2007 年1 月,對90 例單膝發(fā)病的鵝足滑囊炎患者,分別采用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A組)、局部封閉(B 組)及開放手術(C 組)治療,每組30 例。A 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0.0 ± 2.5)歲;左膝16 例,右膝14 例;有外傷史10 例,勞累史7 例,無明顯誘因13 例;病程(24.0 ± 3.2)周。B 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37.0 ± 2.5)歲;左、右膝各15 例;有外傷史10 例,勞累史8 例,無明顯誘因12 例;病程(26.3 ± 3.5)周。C 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39.8 ± 2.2)歲;左膝18 例,右膝12 例;有外傷史8 例,勞累史10 例,無明顯誘因12 例;病程(25.0 ± 3.9)周。3 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果 術后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 ~ 24 個月,平均15 個月。C 組9 例(30%)于術后3 ~ 10 d 出現(xiàn)切口炎性反應,經對癥處理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3 組切口愈合不佳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C 組1 例于術后1 周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2 例于術后10 ~ 12 周出現(xiàn)關節(jié)活動受限,均對癥處理后恢復。B 組21 例(70%)分別于術后6 ~ 12 個月復發(fā),余兩組無復發(fā),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末次隨訪時A、B、C 組疼痛殘留率分別為3.3%、0 及33.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3.3%、26.7% 及7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末次隨訪A 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HSS 評分及關節(jié)活動度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B 組以上指標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C 組除關節(jié)活動度小于術前(P lt;0.05),其余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A 組VAS 評分、HSS 評分與其余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0.05),B 組與C 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3 組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治療鵝足滑囊炎,與局部封閉及開放手術相比,具有手術操作簡便,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術后功能恢復好等優(yōu)點。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糞石性小腸梗阻45例臨床分析

    目的 總結對糞石性小腸梗阻患者的診治經驗。方法 對我院2000~2012年期間收治的45例成人糞石性小腸梗阻患者的病史、X射線表現(xiàn)、CT表現(xiàn)、治療情況等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有22例患者發(fā)病前曾進食柿子、山楂或黑棗,7例有胃部手術史,9例患有糖尿病。39例行腹部CT,其中35例可見小腸擴張與萎陷腸管移行區(qū)橢圓形斑點狀團塊。22例經非手術治療緩解,隨訪2~3個月無腸梗阻復發(fā);23例行剖腹探查,其中1例于術后21 d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其余均治愈。結論 進食富含鞣酸食物史、胃部手術史、糖尿病史、典型螺旋CT表現(xiàn)是診斷的關鍵因素,部分患者可經保守治療緩解,若保守治療無效,則行手術探查,手術應先試行手法碎石,并全程探查胃腸道以避免多發(fā)糞石殘留。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術前放化療結合全直腸系膜切除在低位進展期直腸癌治療中的應用

    目的 分析術前放化療結合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治療低位進展期直腸癌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行術前放化療聯(lián)合TME的31例低位進展期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放療采用常規(guī)分割放療,總劑量50Gy/25f;化療采用mFOLFOX6或CapeOX方案。臨床-病理對照記錄療效,并評價保肛患者的肛門功能。結果 全部患者均接受TME手術治療,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9% (4/31),死亡率為3.2% (1/31)。經術前放化療,腫瘤直徑平均縮小21.9%;48.4% (15/31)的患者出現(xiàn)T分期下降,陽性淋巴結患者比例由83.9% (26/31)降至38.7% (12/31),5例(16.1%)患者獲得病理學完全緩解,總有效率達74.2% (23/31);Ⅲ~Ⅳ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 (2/31),保肛患者肛門功能良好率達84.6% (22/26)。 結論 從本組有限的病例看,對低位進展期直腸癌采用術前放化療結合TME手術能夠達到部分腫瘤的病理學完全緩解,縮小原發(fā)腫瘤,降低局部淋巴結轉移率,從而達到降低腫瘤分期、提高手術療效的目的。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INBONETM Ⅱ全踝關節(jié)假體置換治療中重度內翻型踝關節(jié)炎的近期療效

    目的探討采用INBONETM Ⅱ全踝關節(jié)假體置換治療中、重度內翻型踝關節(jié)炎的近期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11月,58例(58踝)采用INBONETM Ⅱ全踝關節(jié)假體行人工全踝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且符合選擇標準的中、重度內翻型踝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齡41~85歲,平均62.6歲。根據(jù)術前脛距角(tibiotalar angle,TTA)將患者分為中度內翻組(A組,TTA 5°~15°,n=34)、重度內翻組(B組,TTA>15°,n=24)。兩組患者性別、側別、病因以及術前美國矯形足踝協(xié)會(AOFAS)評分、背伸活動度、跖屈活動度、總活動度、脛骨側位關節(jié)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A組患者年齡小于B組,骨關節(jié)炎(Takakura分期)及關節(jié)疼痛 [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 程度更輕,以及TTA、距骨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后足對線角(hindfoot alignment angle,HAA)更小,脛骨關節(jié)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手術前后VAS評分、AOFAS評分,踝關節(jié)背伸、跖屈活動度和總活動度,以及踝關節(jié)相關影像學指標,包括TTA、TAS、TT、HAA、TLS。記錄術后早期及晚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術后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9~72個月,平均38.9個月。與術前相比,末次隨訪時所有患者VAS評分降低,AOFAS評分以及踝關節(jié)背伸活動度、總活動度增加,TTA、TAS、TT、HAA及TLS均較術前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前后跖屈活動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3例患者發(fā)生早期并發(fā)癥,1例因為距骨假體組件較大行翻修。A、B組間臨床評價指標變化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影像學指標中除TLS外,其他指標變化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INBONETMⅡ全踝關節(jié)假體置換治療內翻型踝關節(jié)炎是一種有效手段,在中、重度內翻患者中均可獲得良好臨床及影像學結果,骨性結構矯正及正確的軟組織平衡處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腺囊性腫瘤臨床診治分析

    目的 探討胰腺囊性腫瘤的診治方法。 方法 回顧性分析29例胰腺囊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手術方法、病理結果、術后并發(fā)癥和隨訪結果。 結果 8例(28%)漿液性囊性腫瘤(SCN),12例(41%)黏液性囊性腫瘤(MCN),3例(10%)導管內乳頭狀黏液腫瘤(IPMN),6例(21%)實性假乳頭狀腫瘤(SPT)。8例SCN、7例MCN、1例IPMN和5例SPT均是良性腫瘤。76%(22/29)患者是女性,年齡(49±17)歲(15~78歲)。29例中行手術治療23例,其中切除腫瘤22例,探查活檢1例,圍手術期無死亡病例;另外6例未手術者中4例SCN者行隨訪觀察處理,2例IPMN者拒絕手術治療。29例患者中獲隨訪21例,隨訪時間為(2.7±2.3)年(6個月~8年),失訪8例。16例腫瘤切除者隨訪期內腫瘤無復發(fā),1例探查活檢者術后1年死亡;4例未手術的SCN患者隨訪期內腫瘤無明顯增大。結論 胰腺囊性腫瘤中最常見的是黏液性腫瘤和漿液性腫瘤,多見于女性; 漿液性腫瘤均為良性,42%的黏液性腫瘤是惡性;誤診將延誤治療,增加死亡率。胰腺囊性腫瘤手術切除率高,根治性切除后預后好。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腫瘤免疫營養(yǎng)指標對預測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價值探討

    目的探討腫瘤免疫營養(yǎng)指標預測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期間就診于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 55 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收集指標包括: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膽固醇和血清腫瘤標志物(CEA 和 CA19-9),計算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NLR)、血小板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PLR)、淋巴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比(LMR)、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PNI)、老年營養(yǎng)風險評分(GNIR)和控制營養(yǎng)狀況評分(COUNT),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 曲線)評價各種指標對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的預測價值。結果55 例胰腺癌患者中,22 例接受了根治性手術,33 例未接受根治性手術。根治性手術組與非根治性手術組患者的性別、BMI、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膽固醇水平和腫瘤部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 2 組患者的年齡、淋巴細胞計數(shù)、CEA 和 CA19-9 水平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膽固醇、NLR、PLR、LMR、PNI 和 GNIR 預測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曲線下面積(AUC)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 COUNT、CEA 和 CA19-9 的 AUC 值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一定的診斷效能。COUNT、CEA 水平和 CA19-9 水平的 AUC 值分別為 0.700、0.705 和 0.739,最佳臨界點對應的靈敏度分別為 59.09%、80.00% 和 100%,特異度分別為 87.88%、66.67% 和 42.42%。COUNT 的特異度比較高,而靈敏度差;血清腫瘤標志物 CEA 水平和 CA19-9 水平的靈敏度比較高,但特異度差。結論COUNT 可以作為預測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一項臨床參考指標。COUNT、 CEA 及 CA19-9 的綜合應用,可以幫助臨床更好地判斷胰腺癌的手術指征。

    發(fā)表時間:2020-07-01 01: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