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嵌甲" 4條結果
  • 改良術式治療重度嵌甲臨床療效觀察

    目的總結采用拔甲聯(lián)合壞死組織和嵌入部分甲床徹底切除及甲周整形改良術式治療重度嵌甲的臨床療效。 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3例16趾重度嵌甲患者。男12例15趾,女1例1趾;年齡18~32歲,平均20歲。病程1~15年,平均2年9個月。均為(足母)趾;其中3例雙側,10例單側。術中完整切除甲緣周圍肉芽組織及嵌入趾甲、壞死甲床,用拉力膠將患側甲側壁創(chuàng)緣向中間甲床靠攏。 結果術后3~5 d首次更換敷料時,見傷口充血減輕,腫脹消退、分泌物少;7 d時傷口干燥,可見新甲床形成;2周后傷口均愈合,裸露甲床已上皮化,患側甲側壁向甲板靠攏愈合良好,患者均恢復正常生活。拔甲后6個月均長出新趾甲,新甲溝形成?;颊呔?jīng)24個月隨訪未見復發(fā)。 結論該改良術式具有保留外觀好、復發(fā)率低等特點,是治療重度嵌甲的有效方法之一。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0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嵌甲的病因?qū)W探討及療效分析

    探討嵌甲的病因,分析手術治療嵌甲的有效性。 方法 2000 年4 月- 2005 年4 月,收治82例中、重度嵌甲患者。其中男48 例,女34 例;年齡14 ~ 25 歲,平均19.5 歲。均為口止母 趾發(fā)病,其中甲緣單側44 例,雙側38 例。就診前復發(fā)次數(shù):初診12 例,1 次復發(fā)者20 例,2 次復發(fā)者26 例,3 次及以上復發(fā)者24 例。術前口止母 趾外露甲體寬度患側為(16.51 ± 0.27)mm,健側為(16.56 ± 0.26)mm。手術將糜爛增生的甲皺襞、嵌入的趾甲及其下的甲床、嵌甲的甲根一并切除。 結果 82 例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時間10 ~ 18 d,平均12.3 d。2 例傷口感染,經(jīng)換藥后愈合。68 例獲隨訪3 個月~ 3 年6 個月,平均1 年4 個月,無1 例復發(fā)。術后隨訪功能評價,9 分以上62 例,占91.2%。從82 例患者中隨機抽選20 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術后口止母 趾外露甲體寬度患側為(16.46 ± 0.27)mm,健側為(16.56 ± 0.26)mm,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外形滿意。 結論 嵌甲的發(fā)生與不良修甲有關,正確選擇術式不僅能根治嵌甲,而且可獲得美觀外形。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足母趾部分甲皺襞和甲床楔形切除治療嵌甲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趾端骨軟組織矯形術在頑固性嵌甲中的應用

    目的 探討趾端骨、軟組織矯形術治療頑固性嵌甲的臨床效果。 方法 1997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頑固性足母趾嵌甲患者31例38趾,采用自行設計的趾端骨、軟組織矯形術治療。男23例27趾,女8例11趾。年齡12~28歲,平均17.5歲。病程2年1個月~14年,平均31.6個月。均經(jīng)5~9次拔甲治療。合并甲溝炎急性期14例18趾,甲溝炎慢性期17例20趾。選取同期收治足部疾病但足母趾完整38例患者作對照。測量患者甲溝深度及攝X線片,測量爪粗隆上翹比例r值。結果 患者甲溝深度及r值分別為2.87±0.31 mm及0.149±0.013,與對照組1.06±0.10 mm及0.060±0019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術后30例37趾傷口Ⅰ期愈合,1例1趾傷口延遲愈合。29例36趾獲隨訪8~29個月,平均21個月。趾端外形良好,無復發(fā)或再次手術。 結論足母趾末節(jié)趾骨爪粗隆上翹、甲溝肥大變深是足母趾嵌甲重要的解剖學病因,采用趾端骨軟組織矯形術是根治頑固性嵌甲的一種有效手術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