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所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巨幼貧)原因及預防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2例甲亢合并巨幼貧的臨床資料。結果:長期甲亢耗竭維生素B12,葉酸造成缺乏和胃腸蠕動增強及伴發(fā)病如胃炎等致吸收障礙,導致營養(yǎng)缺乏性巨幼貧。結論:甲亢需要營養(yǎng)物質較正常人多,預見性補充維生素B12,葉酸可防止巨幼貧發(fā)生或減輕其貧血程度。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且各國甲狀腺癌發(fā)病率不斷上升。依據不同的組織學和臨床特征,濾泡細胞來源的甲狀腺癌分為高分化癌(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和未分化癌。另有起源于濾泡旁降鈣素分泌細胞的甲狀腺髓樣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與甲狀腺癌有關的基因突變不斷被人們所認識。近年來,分子靶向治療成為研究熱點,多種治療甲狀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甲狀腺癌尤其是難治性甲狀腺癌的治療帶來希望。現就甲狀腺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低鉀周期性麻痹(HypoPP)是一組以反復發(fā)作的骨骼肌弛緩性癱瘓伴低血鉀為特征的疾病,嚴重者可以引發(fā)呼吸肌麻痹,惡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目前HypoPP的診斷以臨床診斷為主,對該病早期的篩查和診斷尤顯重要。研究表明原發(fā)性HypoPP與遺傳相關,已明確CACNA1S和SCN4A兩個相關基因,同樣,對甲亢性HypoPP研究認為,它是由遺傳易感性、甲狀腺毒癥和環(huán)境因素三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內分泌性通道疾病。對HypoPP的基因研究不僅豐富該病的基因庫,還能早期對可疑基因進行重點篩查,早期識別易感人群,積極避免疾病嚴重后果發(fā)生?,F對HypoPP發(fā)病機制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工作中對HypoPP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且認為這種上升趨勢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但具體的影響因素目前尚不明確。特定蠟狀芽孢桿菌株分泌的致吐毒素主要存在于淀粉類食物中,由于其耐熱、耐酸及不易被蛋白水解酶破壞的特性,使其很難從食物及消化道清除。致吐毒素具有鉀離子載體的特性,通過破壞胰島β細胞線粒體跨膜電位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以及細胞凋亡。體外研究顯示,極低劑量的致吐毒素也具有毒性作用,而胰島β細胞對其尤為敏感。然而目前尚缺乏相關的體內研究,未來亟需進行相關體內研究,以進一步闡明致吐毒素與糖尿病發(fā)生的相關性。
目的 初步探討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受體(GHRHR)在腎上腺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方法 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2001年1月-2009年10月間187例腎上腺腫瘤和20例正常腎上腺組織標本中GHRHR的表達。 結果 腎上腺皮質腫瘤與腎上腺髓質腫瘤、正常腎上腺組織比較,GHRHR表達明顯增高(陽性率分別為99%、45%、55%),GHRHR在腎上腺皮質醇瘤和醛固酮瘤中表達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腎上腺皮質腺瘤、皮質腺癌、皮質增生中表達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GHRHR在人正常腎上腺及腎上腺腫瘤組織中的表達,為在垂體外組織及人類腫瘤組織存在GHRHR的表達提供了直接證據;GHRHR可能會用于腎上腺皮質腫瘤和髓質腫瘤的鑒別診斷,但GHRHR尚不能用于良性和惡性腎上腺皮質腫瘤的鑒別診斷。GHRHR在腎上腺皮質相關腫瘤的高表達,可能與腎上腺皮質腫瘤的發(fā)病機制有關。
目的 研究尿標本中防腐劑鹽酸對24 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影響。 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09年1月正常人、庫欣病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的24 h尿液,混勻后,一部分濃鹽酸防腐,一部分未加鹽酸直接保存。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同步檢測尿游離皮質醇濃度。 結果 經配對 t 檢驗加濃鹽酸后的24 h尿游離皮質醇測值均高于未加酸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加鹽酸和未加鹽酸所測尿游離皮質醇二者之間具有較好的相關性,相關系數 r =0.97,P lt;0.05。 結論 濃鹽酸防腐的標本24 h尿游離皮質醇測值較未加酸保存的標本高。因此,為了得到相對準確的值,更好地反映腎上腺實際分泌情況,測定24 h尿游離皮質醇的標本不應使用鹽酸防腐。
目的:評價免疫印跡法檢測胰島自身抗體(GAD-A、ICA、IAA)與酶聯免疫法測ICA、GAD-A放射免疫法測IAA結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免疫印跡法測定81例糖尿病患者胰島自身抗體,將結果與酶聯免疫法測定的GAD-A、ICA,放射免疫法測定IAA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免疫印跡法陽性檢出率為:GAD-A 51.8%,ICA 18.5%,IAA 27.1%;酶聯免疫法(GAD-A、ICA)、放射免疫法(IAA)陽性檢出率:GAD-A 32.1%,ICA 34.5%,IAA 30.8%;上述兩組結果進行比較,兩組相比ICA和GAD-A有統計學差異(Plt;0.05),IAA無統計學差異。兩組結果一致率比較:GAD-A 50.6%,ICA 64.2%,IAA 69.1%。結論:與臨床常用酶聯免疫法檢測GAD-A、ICA,放射免疫法檢測IAA比較,免疫印跡法和酶聯免疫法在ICA及GAD-A陽性檢出率上的差異有顯著性,和放射免疫法在IAA陽性檢出率上差異無顯著性。
目的 評價文拉法辛和卡馬西平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本試驗是一個隨機雙盲雙模擬多中心臨床試驗。3個臨床中心共納入132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文拉發(fā)辛膠囊, 25 mg,每日2次,66例和陽性對照組,卡馬西平片,0.1 g,每日2次, 66例,療程為14天。主要的療效指標為數字強度分級法評價疼痛強度。次要指標為生活質量評價。 結果 共119例患者完成試驗。在試驗的第5、7、10和14天時,文拉法辛組較卡馬西平組明顯改善疼痛強度(各組的P值分別為:P=0.02,P=0.03,P=0.003,P=0.001)。在治療的第10天和第14 天文拉法辛較卡馬西平明顯改善生活質量評價的總分(P=0.02;P=0.01)。文拉法辛和卡馬西平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和情緒,但文拉法辛的效果優(yōu)于卡馬西平。文拉法辛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不適、頭昏和嗜睡。文拉法辛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90%(4例患者因為不良反應退出試驗);卡馬西平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76%(2例患者因為不良反應退出試驗)。 結論 文拉發(fā)辛和卡馬西平均有減輕糖尿病神經病變性疼痛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但文拉發(fā)辛在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優(yōu)于卡馬西平,兩組的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均相似,主要的不良事件是胃腸道不適,頭昏和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