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闡述髕骨下極骨折治療的進展,分析治療現(xiàn)狀,并探討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研究方向。 方法 廣泛查閱國內外有關髕骨骨折的文獻,結合研究成果和臨床經(jīng)驗,總結髕骨下極骨折的治療方法。 結果 對髕骨下極骨折的手術治療可分為保留髕骨完整和部分切除下極碎骨塊兩種。前者包括多種術式,如鋼絲環(huán)扎內固定、張力帶固定、鎳鈦- 聚髕器內固定、籃網(wǎng)狀鋼板內固定、改良McLaughlin 法、普迪思線網(wǎng)狀固定等;后者是髕骨部分切除伸膝裝置重建術。每種方式均有其優(yōu)勢和局限。 結論 雖然多數(shù)研究傾向于保留髕骨完整,但有研究證實部分切除骨塊對膝關節(jié)功能無顯著影響。實驗獲取所能切除的髕骨下極大小的安全范圍及可接受的術后延長范圍,對規(guī)范髕骨下極粉碎性骨折的治療至關重要。
目的 研究髕骨部分切除及延長對髕股關節(jié)接觸面積及壓強的影響,為髕骨下極粉碎性骨折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將大小為100 mm × 100 mm 的壓敏膠片置于自制壓力加載裝置的受力平臺上,施加垂直向下載荷(0 ~ 19.6 N),采用Sample PCI 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圖像分析,獲得壓敏反應曲線。取自愿捐贈的6 個新鮮男性左膝關節(jié)標本,置于自制膝關節(jié)固定加載裝置上,將雙層壓敏片置于髕股關節(jié)面處,于196 N 載荷下屈膝0、15、30、45、60、75、90、105、120、135°,持續(xù)2 min 后取出壓敏片,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測定后,行髕骨中部橫行截斷后,原位克氏針及鋼絲內固定,作為原位固定組;之后于對側髕骨截取全長1/6、2/6 的骨塊, 置于該側截骨間,以克氏針及鋼絲內固定,制備髕骨延長模型,作為延長1/6 組及延長2/6 組;再由近至遠依次截取全長1/6、2/6、3/6 的髕骨,制備髕骨下部缺損1/6、2/6、3/6 髕骨缺損模型,以克氏針及鋼絲內固定,作為縮短1/6 組、縮短2/6 組、縮短3/6 組;分別重復對照組力學測試步驟。將壓敏片進行圖像分析,測量髕股關節(jié)接觸面積;并根據(jù)壓敏反應曲線,計算髕股關節(jié)接觸壓強和壓強峰值。 結果 各縮短組于屈膝30 ~ 135° 時實際接觸面積小于對照組(P lt; 0.05);縮短1/6 組在0、15、60、75° 時,縮短2/6 組在0° 及75 ~ 135° 時,縮短3/6 組在0 ~ 30° 及75 ~ 135° 時壓強大于對照組(P lt; 0.05);縮短1/6 組在0、15° 及60 ~ 105° 時,縮短2/6 組在0、15、75 ~ 105° 時,縮短3/6 組在0、30° 及60 ~ 135° 時壓強峰值均大于對照組(P lt; 0.05)。 各延長組在屈膝15、60、90°時實際接觸面積小于對照組(P lt; 0.05),延長2/6 組在105、135° 時大于對照組(P lt; 0.05);在15 ~ 75° 時各延長組壓強大于對照組(P < 0.05),在105、135° 時小于對照組(P lt; 0.05),120° 時延長2/6 組小于對照組(P lt; 0.05);延長1/6 組在0、 90、105° 時壓強峰值小于對照組(P lt; 0.05),延長2/6 組在0° 時小于對照組(P lt; 0.05)。各延長組實際接觸面積在30、45° 及75 ~ 135° 時大于各縮短組(P lt; 0.05);縮短1/6 組壓強在0、60、90° 時大于各延長組(P lt; 0.05),縮短2/6 組在0、60° 及90 ~ 120° 時大于各延長組(P lt; 0.05),縮短3/6 組在0 ~ 135° 時均大于各延長組(P lt; 0.05);各縮短組壓強峰值在0、90、105° 時大于延長1/6 組,在0° 時大于延長2/6 組(P lt; 0.05)。 結論 治療髕骨下極粉碎性骨折,部分髕骨切除或保留完整髕骨后期出現(xiàn)的延長對膝關節(jié)功能影響較小,尤其在髕骨切除少于1/6 或術后延長少于1/6 時,而后者優(yōu)于前者。手術應盡量保留髕骨,若髕骨切除不可避免時,切除不超過髕骨長度的1/6,也能得到較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