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豬大隱靜脈-頸總動脈旁路移植動物模型為基礎,觀察滌綸血管外支架支持預防靜脈移植血管內、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將10只25~30kg普通長白豬行雙側大隱靜脈-頸總動脈旁路移植術(端側吻合),一側靜脈移植血管放置滌綸外支架(實驗組),另一側作為對照(對照組)。術后35d取出移植血管進行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對照組靜脈移植血管內膜增生較實驗組明顯增加(0.4872±0.0706mmVS.0.2259±0.0553mm,P〈0.01);對照組中膜增生亦較實驗組增加(0.6246±0.0859mmVS.0.4201±0.0615mm,P〈0.01);對照組內膜面積是實驗組的2倍,中膜面積是實驗組的近1.5倍。實驗組內膜及中膜內側區(qū)域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陽性細胞顯著減少,PCNA從7.98%±4.06%減少至3.35%±0.95%(P〈0.01),PDGF從9.47%±5.35%減少至2.67%±0.97%(P〈0.01)。結論非限制性滌綸血管外支架可以顯著抑制大隱靜脈移植血管新內膜及中膜增生,可能預防大隱靜脈移植血管的再狹窄。
目的 總結分期手術微創(chuàng)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高能量Pilon 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06 年4 月- 2010 年3 月,采用一期行有限復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通過微創(chuàng)經皮鋼板固定技術(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行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Pilon 骨折21 例。其中男16 例,女5 例;年齡25 ~ 68 歲,平均42.2 歲。根據AO 分型:C2 型15 例,C3 型6 例。閉合骨折8 例;開放骨折13 例,根據Gustilo 分型:Ⅱ型8 例,Ⅲ型5 例。18 例合并同側腓骨骨折。 結果 術后發(fā)生皮膚壞死3 例,創(chuàng)面感染2 例,均經對癥治療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1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 ~ 16 個月,平均13.2 個月。X 線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為12 ~ 18 周,平均14 周。無短縮和旋轉畸形,無釘道感染、內固定物松動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10 個月踝關節(jié)功能按Mazur 系統(tǒng)評估,獲優(yōu)11 例,良6 例,可3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81%。 結論 一期行有限復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采用MIPPO 技術行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是治療高能量Pilon 骨折的較滿意方法。
目的 總結T 型外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臨近脛骨遠端關節(jié)開放性骨折的療效。 方法 2002 年8 月- 2006 年10 月收治鄰近脛骨遠端關節(jié)開放性骨折15 例,男10 例,女5 例;年齡21 ~ 63 歲。骨折按AO 標準分型,A1 型5 例,A2 型6 例,A3 型4 例。傷口按Gustilo 分型,Ⅱ型10 例,Ⅲ型5 例。傷后4 ~ 8 h 手術,平均5.2 h。急診清創(chuàng),腓骨骨折采用解剖鋼板或1/3 管型鋼板固定,脛骨骨折復位后螺釘或克氏針固定骨折,再用T 型外支架固定。 結果 術后切口Ⅰ期愈合11 例,Ⅱ期愈合4 例。15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8 ~ 24 個月,平均12 個月。X 線片示術后4 ~ 8 個月,平均6.2 個月均達骨性愈合。采用Johner-Wruhs 評分標準,優(yōu)10 例,良4 例,差1 例,差的1 例為小腿內翻約5°。3 例針眼周圍皮膚發(fā)紅、滲液;5 例皮膚缺損或皮膚壞死,經不同方法處理均愈合;2 例骨折遠斷端固定針骨折愈合后松動并失效。 結論 T 型外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鄰近脛骨遠端關節(jié)的開放性骨折有利骨折愈合,并發(fā)癥少,具有操作簡便、醫(yī)源性損傷小、固定可靠、便于軟組織處理、利于肢體早期功能鍛煉的優(yōu)點。
【摘要】 目的 評價切開復位Herbert螺釘內固定加外支架治療對亞急性和陳舊性舟狀骨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5月,對15例受傷后4周以上(平均7.6周)入院診斷為亞急性和陳舊性舟狀骨骨折的患者均采用Herbert螺釘內固定加外支架治療,術后隨訪5~16個月,平均12.5個月,按Gartland amp; Werley和改良Green amp; O’Brein評分系統(tǒng)進行評價治療效果。結果 15例患者均進行有效隨訪,末次隨訪Gartland amp; Werley評分優(yōu)8例,良5例,中2例,優(yōu)良率為86.7%,改良Green amp; O’Brein評分優(yōu)7例,良5例,中3例,優(yōu)良率為80%。結論 此方法是治療亞急性和陳舊性舟狀骨骨折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廣。
目的探討Ilizarov技術結合非融合理念矯治創(chuàng)傷后馬蹄內翻足的臨床療效。 方法2011年2月-2012年4月,收治42例創(chuàng)傷后馬蹄內翻足。男29例,女13例;年齡17~55歲,平均34.3歲。左足24例,右足18例。病程6個月~6年,平均2.7年。術前根據畸形程度設計并組裝外支架,依據Ilizarov穿針原則將外支架固定于患側小腿及足踝部,根據畸形情況行不同微創(chuàng)軟組織松解;術后3~7 d旋轉相應的螺紋連接桿矯正足畸形。先矯正前足內收和后足內翻,后矯正足跖屈畸形,矯形期間使患者逐漸部分負重直至完全負重,定期復查X線片觀察踝關節(jié)是否有前后移位?;纬C正后,負重行走8~12周去除外支架,佩戴行走支具和睡眠支具至少16周。手術前后采用美國矯形足踝協(xié)會(AOFAS)踝與后足評分系統(tǒng)評價功能,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疼痛改善情況。 結果42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0~24個月,平均14.3個月。術后4~13周,平均6.8周患側踝關節(jié)恢復中立位;繼續(xù)佩戴外支架行走10~16周,平均10.7周。所有患者無血管、神經損傷。3例因患者自身原因于術后10周內拆除外支架后足跖屈畸形出現反彈,跖屈畸形10°,未作特殊處理。末次隨訪時,患者均能棄拐正常行走。AOFAS評分為(93.4±8.0)分,較術前(52.7±10.1)分顯著增加(t=-7.035,P=0.008);AOFAS綜合評分獲優(yōu)24例,良14例,一般2例,差2例,優(yōu)良率90.5%。VAS評分為(3.51±1.44)分,較術前(7.55±1.39)分明顯降低(t=-0.564,P=0.025)。 結論Ilizarov技術結合非融合理念矯治創(chuàng)傷后馬蹄內翻足療效確切,是一種安全、微創(chuàng)、有效的方法。
目的 評估開放性脛骨骨折自外支架更換為內固定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顧分析 2010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選擇標準的 94 例(98 側患肢)以外支架為初期固定手段的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資料。其中 29 例(31 側患肢)由于患者主觀不適、釘道反應、Schantz 針松動及延遲愈合或不愈合等原因,在傷口愈合及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絕對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降至正?;蚪咏7秶?,更換為內固定(試驗組);65 例(67 側患肢)未更換為內固定(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側別、受傷至第 1 次清創(chuàng)時間、初始病原菌類型、接受植皮或皮瓣移位修復肢體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 Gustilo Ⅲ型患者比例明顯高于試驗組,兩組骨折分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計算兩組患者總體感染發(fā)生率;分別比較兩組不同骨折分型患者以及接受過植皮或皮瓣移位手術患者的感染發(fā)生率;記錄感染患者病原菌信息,并與初始病原菌進行比較;記錄試驗組患者使用不同內固定物發(fā)生感染情況。 結果 試驗組和對照組總體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 9.7%(3/31)和 9.0%(6/6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3,P=0.909)。Ⅰ、Ⅱ型患者均未發(fā)生感染;試驗組和對照組ⅢA 型患者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 14.3%(1/7)和 6.3%(2/32),ⅢB 型分別為 50.0%(2/4)和 14.3%(2/14),ⅢC 型分別為 0 和 16.7%(2/1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09,P=0.476;χ2=2.168,P=0.141;χ2=0.361,P=0.548)。發(fā)生感染的患肢中,僅試驗組 1 側金黃色葡萄球菌與術前原始致病菌一致。接受植皮或皮瓣移位手術的患者中,試驗組和對照組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 33.3%(2/6)和 13.3%(2/1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59,P=0.303)。試驗組更換為內固定后,采用髓內釘者(11 側)無 1 例發(fā)生感染,而采用鋼板(20 側)的患者中 4 側發(fā)生感染,感染發(fā)生率為 20%。 結論 多數情況下,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自外支架更換為內固定是安全的。但針對初始創(chuàng)傷伴廣泛而嚴重軟組織損傷者,特別是 GustiloⅢ型骨折且通過皮瓣或植皮修復獲得創(chuàng)面愈合者,術前必須仔細評估患者軟組織條件,謹慎選擇內固定物類型,術中對軟組織進行精細保護。
血管外支架是冠脈搭橋術中用于約束靜脈橋形變和降低管壁應力從而提高橋血管長期通暢率的潛在手段。然而,如何根據靜脈橋的直徑選擇支架尺寸仍缺乏理論參考。本文以臨床上使用的 VEST 靜脈外支架為研究對象,構建三種不同直徑的 VEST 支架與大隱靜脈橋血管的耦合模型,數值模擬支架約束下靜脈橋的膨脹收縮過程,量化評價支架尺寸對靜脈橋徑向變形和管壁應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支架直徑較小時其約束作用較為明顯,但與較大直徑的支架相比,在靜脈橋軸向存在更為顯著的應力集中和徑向變形量突變現象,可能對橋血管產生不良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對 VEST 支架進行改良設計,即在保持支架的合金絲橫截面積和拓撲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將粗、細合金絲的截面形狀由圓形分別變?yōu)榫匦魏驼叫?。進一步的數值模擬研究表明,改良設計后的支架可以明顯降低應力集中和管徑變形量突變的程度,有助于在保持支架約束作用的同時改善橋血管的生物力學環(huán)境。
在剛剛落幕的2021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年會中,有6項與心臟外科密切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被公布。其中PALACS研究結果表明,心臟手術同期行心包切開術顯著降低術后心房顫動發(fā)生率;EPICCURE研究則發(fā)現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同時在心肌內直接注射一種編碼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 mRNA 可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而VEST研究則再次證明了靜脈外支架的安全性與潛在價值。本文將對上述3項研究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