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觀察吸入生理鹽水后的FEV1 較基礎FEV1 的下降率( ΔFEV1 ) , 探討該值與支氣管激發(fā)試驗( BPT) 結果的關系。方法 選擇2008 年3 月至2009 年9 月期間在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行BPT 的慢性咳嗽或胸悶患者115 例。先測定FEV1 基礎值, 吸入0. 9% 生理鹽水后再次測定FEV1 ,計算ΔFEV1。然后用乙酰甲膽堿作支氣管激發(fā)劑, 按BPT結果( 陽性或陰性) 將患者分為陽性組和陰性組。并結合肺部聽診、生命體征和癥狀等綜合方法監(jiān)測患者的不良反應, 觀察試驗的安全性。結果BPT 陽性和陰性患者分別為49 例和66 例。陽性組中有35 例吸入生理鹽水后FEV1 下降gt;3%, 其中20 例FEV1 下降gt;5% 。陰性組中僅6 例FEV1 下降gt; 3% , 其中無一例下降gt; 5% 。以FEV1 下降gt;3% 為界, 對預測BPT 試驗陽性結果的敏感度為71% , 特異度為91% ; 以FEV1 下降gt;5% 為界, 敏感度為40. 8%, 特異度為100% 。所有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吸入0. 9% 生理鹽水后ΔFEV1 gt;3% 可以較好的預判BPT 的結果, 對這部分患者引起重視可以提高該BPT的安全性。
目的 通過分析高齡患者用力肺活量測試的質量控制結果, 了解其肺功能測試完成情況。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至12 月于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肺功能室行用力肺活量檢查的高齡患者 ( ≥80 歲) 肺功能報告, 依據(jù)報告結果分為正常組、限制組、阻塞組和混合組。分別統(tǒng)計各組肺功能測試質量控制標準的達標情況, 并進行描述。結果 共收集報告534 例, 其中36 例報告不可信, 按測試失敗處理。另外498 例可信報告中, 99.6% ( 496/498) 符合測試起始質控標準。95.8% ( 477/498) 符合呼氣過程中質控標準, 阻塞組最高[ 98. 6% ( 217/220) ] , 限制組最低[ 85.9%( 55/64) ] ,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lt;0.01) 。68.1% ( 339/498) 達到測試結束標準, 阻塞組最高[ 88.6% ( 195/220) ] , 限制組最低[ 18. 8% (12/64) ] ,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lt;0.01) 。16.7% ( 88/498) 的報告可分析測試重復性, 阻塞組最高[ 22.3% ( 49/220) ] , 限制組最低[ 6. 3% (4/64) ] ,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lt; 0.01) 。在498 例報告中, 同時達到上述4 項質控標準的僅占14.6% ( 73/498) 。結論 高齡患者可以完成用力肺活量測試, 但質量控制完全達標率低, 亟需進一步提高。
目的 探討呼吸重癥監(jiān)護病房( RICU) 多重耐藥菌的分布特點、耐藥情況, 以及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危險因素。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 對2008 年4 月至2009 年5 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進行分析。同時在非多重耐藥、多重耐藥及泛耐藥三組患者之間進行多重耐藥菌危險因素分析。結果 分離出的129 株病原菌中前三位分別為銅綠假單胞菌( 24. 0% ) 、金黃色葡萄球菌( 22. 5% ) 及鮑曼不動桿菌( 15. 5% ) ; 多重耐藥菌72 株, 前三位分別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38. 9% ) 、銅綠假單胞菌( 25. 0% ) 及鮑曼不動桿菌( 19. 4% ) 。泛耐藥菌29 株, 以銅綠假單胞菌( 48. 3% ) 及鮑曼不動桿菌( 44. 8% ) 為主。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顯示入住RICU次數(shù)、應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機械通氣時間、留置導尿時間及合并糖尿病為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RICU 多重耐藥菌感染發(fā)生率高?;颊呷胱ICU次數(shù)、應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機械通氣時間、留置導尿時間及合并糖尿病與患者發(fā)生多重耐藥菌感染有密切關系。
目的 探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的生存期影響因素, 指導臨床評估病情并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于1993 年5 月起對符合重度COPD 穩(wěn)定期的老年患者178 例逐一入選, 2010 年12 月為觀察終點時間。分別對入選患者進行基線調查, 對生存狀況、是否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死亡原因進行隨訪。對入選者進行生存分析, 并進一步按肺功能分層進行生存分析。有意義影響因素進一步進行生存率的比較。結果 COPD 隊列中5 年生存率為49% , 10 年生存率為12%, 年齡( RR=1. 043, 95% CI 為1. 010 ~1. 050) 、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 FEV1 , RR = 0. 019,95% CI 為0. 007 ~0. 052) 、FEV1 占預計值百分比( FEV1% pred, RR =1. 045, 95% CI 為1. 012 ~ 1. 079) 、肺功能分級( RR =2. 542, 95% CI 為1. 310 ~4. 931) 、體重指數(shù)( BMI, RR = 0. 945, 95% CI 為 0. 895 ~0. 952) 、肺心病( RR=1. 872, 95% CI 為1. 188 ~2. 959) 均為影響生存期的因素。在重度肺功能分級患者中, 影響生存時間的獨立預測因素有呼吸機( RR =1. 167, 95% CI 為0. 041 ~1. 674) 、肺心病( RR = 3. 805, 95% CI 為1. 336 ~10. 836) 、FEV1 ( RR = 0. 081, 95% CI 為1. 001 ~1. 168) 及PaO2 ( RR=0. 956, 95% CI 為0. 920 ~0. 993) 。在重度COPD 患者中, 應用呼吸機患者生存期較未應用呼吸機患者長, 應用呼吸機患者的5 年和10 年生存率分別為78% 和50% , 均高于未應用呼吸機患者的 30% 和25%。在極重度肺功能患者中, 影響生存時間的獨立預測因素有FEV1 ( RR =1. 059,95% CI 為 1. 015 ~1. 105) 、PaCO2 ( RR= 1. 037, 95% CI 為1. 001 ~1. 074) 、年齡( RR =1. 054, 95% CI 為1. 013 ~ 1. 096) 及肺心病( RR= 1. 892, 95% CI 為1. 125 ~3. 181) 。結論 年齡、BMI、FEV1、PaO2 、PaCO2、肺心病、呼吸機的應用是預測老年重度COPD 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重度和極重度COPD 患者預后影響因素不完全相同。對于重度COPD 患者應給予早期干預, 積極營養(yǎng)支持, 長期家庭氧療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 改善氧合狀況, 緩解呼吸肌疲勞,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提高長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