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柳州市工人医院骨二科(柳州 545005);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南宁 5300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E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不稳定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2008年第3期)、PubMed(1966~2008.9)、EMbase(1974~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9)、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9),并辅以检索临床信息网站等寻找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或已完成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0,检索语种不限。由两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634例患者,其中EF组269例,ORIF组2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疗效:根据GW评分标准,ORIF组优良率优于EF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0,95%CI(1.11,2.03),P=0.008],但评分为一般及差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05,1.69),P=0.17];② 并发症:EF组钉道感染率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4,95%CI(0.08,0.76),P=0.02];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RSD)发生率[RR=0.88,95%CI(0.30,2.56),P=0.82]、伸肌腱断裂率[RR=3.93,95%CI(0.45,34.62),P=0.22]、间室综合征发生率[RR=3.13,95%CI(0.51,19.09),P=0.22]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EF治疗成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在GW评分上优于ORIF组,钉道感染率EF高于ORIF组。但因本次系统评价纳入病例数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故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增加证据的论证强度。

引用本文: 陈明,赵劲民,李兵,彭小忠,丁晓飞,苏伟,沙轲,石展英,武振国等.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11): 1269-1275. doi: 10.7507/1672-2531.20100583 复制

  • 上一篇

    计算机导航治疗与传统方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