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合肥 23003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1997~2006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的文献。文献研究类型为自身前后对照的干预性研究,干预手段为健康教育。使用RevMan4.2软件,选择艾滋病传播知识、预防知识和对艾滋病人态度三个方面的各一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用RD作为效应指标,对纳入研究进行一致性检验后,采取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  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是否由性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和“对艾滋病人和一般人一样”的态度转变率,分别提高了16%(0.10,0.22)、22%(0.17,0.28)和19%(0.13,0.25)。
结论  在中国,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引用本文: 虞晨,孙业桓,孙良,王波,曹红院. 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8(5): 322-327. doi: 10.7507/1672-2531.20080072 复制

  • 上一篇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还是等待?
  • 下一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诊断标准不等同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