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江苏淮安 22300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6岁,先运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设置潮气量(VT)为8 mL/kg,呼吸末正压(PEEP)为0,吸入氧浓度为60%。以上模式维持8 h后随机在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及辅助自主呼吸(ASV)+肺复张策略(LRM)中选择一种模式继续通气,ASV的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SIMV的相同。通气时每一模式按0、5及10 cm H2O依次增加PEEP水平,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为60 min。4 h后换为另一种通气模式,仍按0、5及10 cm H2O设置PEEP,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仍为60 min。其中使用ASV模式时加用LRM,即每一PEEP水平通气开始时短时间使用高水平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设为40 cm H2O,屏气时间持续30 s,然后转为ASV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记录两组的血气、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颅内压等指标。 结果 与SIMV模式相比,在同一PEEP下ASV模式时呼吸频率、气道峰值压(PIP,不包括在短时间使用LRM)、平台压(Pplat)和肺内分流(Qs/Qt)、中心静脉压、颅内压均显著下降(P<0.05),氧合指数(PaO2/FiO2)和氧分压(PaO2)增加(P<0.05)。两种通气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的SIMV模式相比,ASV+LRM模式更有利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引用本文: 韩秋, 李靖, 彭易根, 杜叶平. 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3): 259-262. doi: 10.7507/1671-6205.2014062 复制

  • 上一篇

    呼吸重症监护室抢救性气管插管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的比较研究
  • 下一篇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