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东区(北京 10019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复发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7例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即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的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组(简称观察组,n=88)和切割挂线引流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n=7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1、2和3个月瘘道内口高度和肛管直肠压力。根据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50)和未复发组(n=11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肛瘘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曲线。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的肛门静息压和肛门最大缩榨压较高,内口高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出院后定期至医院换药、肛瘘手术史、内口明确及治疗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后未定期至医院换药、有肛瘘手术史、内口不明确及切割挂线引流术是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累积未复发率分别为84.58%和67.7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在肛门功能保护和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出院后未定期到医院换药、有肛瘘手术史、内口不明确及切割挂线引流术是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引用本文: 吕少海, 范学贺, 刘新. 经括约肌间入路的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9): 1105-1111. doi: 10.7507/1007-9424.202401102 复制

  • 上一篇

    奶酪或茶摄入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因果关联: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下一篇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术后24 h乳酸变化趋势对感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