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哈尔滨 15008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在肝癌多种治疗方法中的应用进展,旨在全面了解 NLR 与 PLR 在肝癌多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外周血 NLR 和 PLR 与肝癌关系的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肝切除、肝移植、经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索拉非尼等方式,外周血 NLR 和 PLR 与肝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有关,高 NLR 和 PLR 往往提示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结论 NLR 与 PLR 在肝癌各种治疗方式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判断肿瘤预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引用本文: 王鑫, 王珺玮, 吴德全. 外周血 NLR 和 PLR 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2, 29(4): 551-555. doi: 10.7507/1007-9424.202105056 复制

  • 上一篇

    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疝补片材料学的现状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