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心脏外科,广州 51001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经验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52例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行一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40例为双向Glenn手术后行二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等。 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3.8%。其中1例术后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0例治愈出院。二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40例)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12例),但两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期手术与一期手术比较:93%±3% vs.94%±3%)、死亡率(二期手术与一期手术比较:2.5% vs.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5例(90%),随访时间6~5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3个月,存活患者心功能均为Ⅰ~Ⅱ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 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血流动力学更符合生理血流动力学特点,手术操作简捷,是不能进行双心室治疗时的有效手术术式;分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较一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手术适应证广泛,术后恢复较好,更易推广。

引用本文: 颜涛, 于浩, 王显悦, 林曦, 彭小波, 毕生辉, 梅鲁刚, 马涛, 王晓武, 张卫达.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3): 302-305. doi: 10.7507/1007-4848.20140085 复制

  • 上一篇

    pEGFP-N3-TFPI-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下一篇

    超低位直肠癌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