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明 1,2 , 尹庆水 2 , 张余 2 , 李梅 2 , 蓝国波 2 , 林潇 3 , 谭丽丽 3 , 杨柯 3
  • 1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州,510515);;
  • 2 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医院骨科实验室;;
  • 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研究表面含硅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涂层镁合金ZK60体外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含硅MAO涂层镁合金ZK60的表面形貌,并用能谱分析仪检测涂层元素组成。实验分为表面含硅MAO涂层镁合金ZK60组(A组)、无涂层镁合金ZK60组(B组)、医用钛合金组(C组)及空白对照组(D组)。取A、B、C组对应材料按照ISO 10993-12标准(试样表面积/浸体介质= 1.25 cm2/mL)分别制备材料浸提液并培养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l,D组采用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检测成骨细胞ALP表达活性。扫描电镜观察A、B、C组材料表面细胞黏附形态,检测涂层表面的蛋白吸附能力,采用DAPI观察细胞早期黏附情况,钙黄绿素/乙锭均二聚物1(calcein-AM/ethidium homodimer 1,calcein- AM/ EthD- 1)双重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 结果扫描电镜下见表面含硅MAO涂层镁合金ZK60呈粗糙、多孔表面形态,涂层的主要组成元素为Mg、O和Si。材料浸提液培养后各组细胞轮廓清晰、形态良好,其中A组细胞伸展性更好。培养5 d时,MTT检测示A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高于其他组(P  lt; 0.05)。扫描电镜观察见A、C组材料表面细胞伸展性良好,优于B组,且A组细胞与材料表面黏附更紧密。A组材料表面蛋白吸附量为(152.7 ± 6.3)µg/mL,明显高于B、C组的(96.3 ± 3.9)、(96.1 ± 8.7) µg/ mL(P  lt; 0.05);各时间点A组细胞黏附数量均明显高于B、C组(P  lt; 0.05)。calcein-AM/EthD-1双染观察见A、C组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状态优于B组。 A、B组ALP表达分别为15.55 ± 0.29和13.75 ± 0.44,明显高于C、D组的10.43 ± 0.79和10.73 ± 0.47(P  lt; 0.05),且A组高于B组(P  lt; 0.05)。 结论表面含硅MAO涂层镁合金ZK60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黏附及分化,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

引用本文: 杨小明,尹庆水,张余,李梅,蓝国波,林潇,谭丽丽,杨柯. 表面含硅微弧氧化涂层镁合金ZK60体外与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5): 612-618. doi: 10.7507/1002-1892.20130135 复制

  • 上一篇

    髂骨钉垫片对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
  • 下一篇

    VEGF-C基因修饰的淋巴结移植促进淋巴内皮细胞再生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