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邓小燕, 殷小容. 麻醉苏醒期患者恶心呕吐的观察及护理. 华西医学, 2016, 31(3): 564-566.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149 复制
麻醉苏醒室(PACU)是收治当日全身麻醉手术后未苏醒者或是神经功能尚未恢复者,护士要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1]。在麻醉苏醒期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未消除,手术结束数小时内,麻醉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消失[2],术后恶心呕吐(PONV)时有发生,是全身麻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尽管PONV是非致命性的并发症,但是PONV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增加医疗费用,极大影响患者的满意程度[3]。全身麻醉是现代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麻醉过程中应用阿片药物、吸入性麻醉药、一氧化氮、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剂量>2.5 mg[4]增加了患者PONV的发生。麻醉苏醒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适反应,及时有效处理,保证安全。本研究观察了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PONV的发生率,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保证其平稳渡过麻醉苏醒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ACU 2012年9月-2013年7月患者18 75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收治全身麻醉手术后复苏范围包括:眼耳鼻喉手术、甲状腺乳腺手术、胃肠食道手术、肝胆胰脾手术、肺手术、关节手术、烧伤整形、动脉介入。未纳入心脏、脑外和泌尿手术后患者:心脏手术后直接到心脏监护室,脑外手术后直接到神经监护室,泌尿手术后在泌尿手术大楼楼层苏醒室。
1.2 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方法
1.2.1 进入PACU后的护理
对于麻醉苏醒期PONV,应寻求最合理而且有效的预防方法。患者进入PACU后,常规安置心电监护及低流量的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床旁备卫生纸及吸引设备,与麻醉医生做好交接班,了解患者在术中的情况。在苏醒期间,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麻醉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不要过多翻身;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可抬高床头30°,可减轻缝合可张力,减轻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反应;呕吐时应及时清理口腔内容物,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引起窒息,待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再安置合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恶心和呕吐次数、时间,及呕吐物的量、质、色、气味,并做好记录。
1.2.2 心理护理
对清醒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告诉其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反应,了解患者PONV史,消除其恐惧心理,当患者心理压力缓解,全身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下,恶心也就缓解或消失。
1.2.3 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减少声光刺激,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更换污染的被服,保持整洁,使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1.2.4 用药护理
呕吐严重者必要时遵医嘱用药。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止吐药。昂丹司琼(商品名:欧贝)是5-HT3受体拮抗剂中研究最多的药物,推荐剂量是4~8 mg[5]。进入人体后,能快速与5-HT3受体结合,具有高选择性、快速、高效等特点,其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很强,且其半衰期较长,疗效持续时间长。本科PONV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及使用此类药物及其他止吐药物,如盐酸托烷司琼(商品名:赛格恩)或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后,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达到良好效果均安全护送回病房。
1.2.5 安全护理
全面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力及肌张力情况,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或消失达到出室标准后,由麻醉医生、经过系统培训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携带呼吸球囊护送回病房,途中密切关注患者面色、呼吸,有无恶心呕吐症状,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手术后患者转运的风险,重视转运过程的每个环节[6]。到达病房后及时协助吸氧、安置心电监护,了解患者不适反应,详细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旁交接班。
1.3 观察指标
设计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病例报表(CRF),包括:手术类别、ASA分级、姓名、年龄、体质量、麻醉方式、术中止吐、是否呕吐/呕吐液性质、量,恶心呕吐发生时生命体征、处理后20 min生命体征等。对入PACU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PACU护士填写CRF表,所有患者均使用统一PM9000监护仪(深圳迈瑞公司),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监测,详细记录此类患者在PACU的各类指标。对患者进行数字评分法(VAS)评分,评分标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处理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ONV患者一般资料
18753例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PONV者60例,发生率0.31%。PONV患者中,男22例(37%),女38例(63%);年龄(46.87±22.11)岁;体质量(56.03±13.33)kg;手术时间(125.5±90.33)min;麻醉复苏时间(94.27±35.04)min;进入PACU后发生呕吐时间(19.47±18.22)min。
2.2 不同手术类别PONV构成比
各类手术在麻醉苏醒期PONV的比较中,最多的分别为腹部手术(35.0%),头面部手术(20.0%),动脉介入(16.7%)。具体各类手术PONV构成比见表 1。

2.3 护理干预效果
麻醉苏醒期患者PONV处理观察20 min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再次发生呕吐共计4例,其中烧伤手术、腹部手术、胸部手术、疝气手术患者各占1例。见表 2。

3 讨论
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PONV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5%,居其他手术之前,说明腹部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较多发生PONV。其发生原因较复杂,多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吐[7]。发生可能与二氧化碳气腹、腹腔内手术操作刺激胃或损伤胃肠黏膜有关。
目前已知发生PONV的原因主要有麻醉因素、患者因素、手术因素:①麻醉因素:如术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麻醉药物的使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此外,麻醉期间采用加压面罩致使气体进入肠腔,产生肠胀气,也可致恶心呕吐。气管、支气管插管操作的刺激,局部黏膜组织损伤水肿,也可引起恶心呕吐。②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者、术前焦虑、PONV史、晕动症者、偏头疼[4]。有研究观察到全身麻醉患者PONV女性发生率大大高于男性;认为女性第四脑室底部化学感受触发带对阿片药物特别敏感,可能与成年女性体内性激素及黄体酮水平较高有关[8]。③手术因素:PONV发生率较高的手术有腹部外科、耳鼻喉科、妇科手术、腔镜手术、乳腺外科手术等[9]。手术时间每延长30 min,PONV发生率就会增加60%[10]。因此要重视PACU腹部手术患者PONV情况,对于出现PONV等情况,要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处理。
基于腹部手术患者发生PONV的高危险性,在患者苏醒期间,PACU护士均应对每位腹部手术患者进行PONV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并给予规范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PACU腹部术后患者PONV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保证舒适。对于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用药物止吐,采取合适体位,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保证安全。
总之,全身麻醉苏醒期PONV是全身麻醉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要求PACU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耐心及应变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患者的不适反应,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患者安全。
麻醉苏醒室(PACU)是收治当日全身麻醉手术后未苏醒者或是神经功能尚未恢复者,护士要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1]。在麻醉苏醒期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未消除,手术结束数小时内,麻醉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消失[2],术后恶心呕吐(PONV)时有发生,是全身麻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尽管PONV是非致命性的并发症,但是PONV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增加医疗费用,极大影响患者的满意程度[3]。全身麻醉是现代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麻醉过程中应用阿片药物、吸入性麻醉药、一氧化氮、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剂量>2.5 mg[4]增加了患者PONV的发生。麻醉苏醒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适反应,及时有效处理,保证安全。本研究观察了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PONV的发生率,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保证其平稳渡过麻醉苏醒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ACU 2012年9月-2013年7月患者18 75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收治全身麻醉手术后复苏范围包括:眼耳鼻喉手术、甲状腺乳腺手术、胃肠食道手术、肝胆胰脾手术、肺手术、关节手术、烧伤整形、动脉介入。未纳入心脏、脑外和泌尿手术后患者:心脏手术后直接到心脏监护室,脑外手术后直接到神经监护室,泌尿手术后在泌尿手术大楼楼层苏醒室。
1.2 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方法
1.2.1 进入PACU后的护理
对于麻醉苏醒期PONV,应寻求最合理而且有效的预防方法。患者进入PACU后,常规安置心电监护及低流量的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床旁备卫生纸及吸引设备,与麻醉医生做好交接班,了解患者在术中的情况。在苏醒期间,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麻醉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不要过多翻身;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可抬高床头30°,可减轻缝合可张力,减轻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反应;呕吐时应及时清理口腔内容物,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引起窒息,待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再安置合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恶心和呕吐次数、时间,及呕吐物的量、质、色、气味,并做好记录。
1.2.2 心理护理
对清醒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告诉其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反应,了解患者PONV史,消除其恐惧心理,当患者心理压力缓解,全身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下,恶心也就缓解或消失。
1.2.3 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减少声光刺激,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更换污染的被服,保持整洁,使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1.2.4 用药护理
呕吐严重者必要时遵医嘱用药。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止吐药。昂丹司琼(商品名:欧贝)是5-HT3受体拮抗剂中研究最多的药物,推荐剂量是4~8 mg[5]。进入人体后,能快速与5-HT3受体结合,具有高选择性、快速、高效等特点,其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很强,且其半衰期较长,疗效持续时间长。本科PONV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及使用此类药物及其他止吐药物,如盐酸托烷司琼(商品名:赛格恩)或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后,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达到良好效果均安全护送回病房。
1.2.5 安全护理
全面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力及肌张力情况,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或消失达到出室标准后,由麻醉医生、经过系统培训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携带呼吸球囊护送回病房,途中密切关注患者面色、呼吸,有无恶心呕吐症状,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手术后患者转运的风险,重视转运过程的每个环节[6]。到达病房后及时协助吸氧、安置心电监护,了解患者不适反应,详细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旁交接班。
1.3 观察指标
设计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病例报表(CRF),包括:手术类别、ASA分级、姓名、年龄、体质量、麻醉方式、术中止吐、是否呕吐/呕吐液性质、量,恶心呕吐发生时生命体征、处理后20 min生命体征等。对入PACU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PACU护士填写CRF表,所有患者均使用统一PM9000监护仪(深圳迈瑞公司),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监测,详细记录此类患者在PACU的各类指标。对患者进行数字评分法(VAS)评分,评分标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处理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ONV患者一般资料
18753例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PONV者60例,发生率0.31%。PONV患者中,男22例(37%),女38例(63%);年龄(46.87±22.11)岁;体质量(56.03±13.33)kg;手术时间(125.5±90.33)min;麻醉复苏时间(94.27±35.04)min;进入PACU后发生呕吐时间(19.47±18.22)min。
2.2 不同手术类别PONV构成比
各类手术在麻醉苏醒期PONV的比较中,最多的分别为腹部手术(35.0%),头面部手术(20.0%),动脉介入(16.7%)。具体各类手术PONV构成比见表 1。

2.3 护理干预效果
麻醉苏醒期患者PONV处理观察20 min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再次发生呕吐共计4例,其中烧伤手术、腹部手术、胸部手术、疝气手术患者各占1例。见表 2。

3 讨论
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PONV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5%,居其他手术之前,说明腹部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较多发生PONV。其发生原因较复杂,多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吐[7]。发生可能与二氧化碳气腹、腹腔内手术操作刺激胃或损伤胃肠黏膜有关。
目前已知发生PONV的原因主要有麻醉因素、患者因素、手术因素:①麻醉因素:如术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麻醉药物的使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此外,麻醉期间采用加压面罩致使气体进入肠腔,产生肠胀气,也可致恶心呕吐。气管、支气管插管操作的刺激,局部黏膜组织损伤水肿,也可引起恶心呕吐。②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者、术前焦虑、PONV史、晕动症者、偏头疼[4]。有研究观察到全身麻醉患者PONV女性发生率大大高于男性;认为女性第四脑室底部化学感受触发带对阿片药物特别敏感,可能与成年女性体内性激素及黄体酮水平较高有关[8]。③手术因素:PONV发生率较高的手术有腹部外科、耳鼻喉科、妇科手术、腔镜手术、乳腺外科手术等[9]。手术时间每延长30 min,PONV发生率就会增加60%[10]。因此要重视PACU腹部手术患者PONV情况,对于出现PONV等情况,要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处理。
基于腹部手术患者发生PONV的高危险性,在患者苏醒期间,PACU护士均应对每位腹部手术患者进行PONV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并给予规范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PACU腹部术后患者PONV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保证舒适。对于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用药物止吐,采取合适体位,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保证安全。
总之,全身麻醉苏醒期PONV是全身麻醉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要求PACU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耐心及应变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患者的不适反应,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