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曾成惠, 何俊, 李雪梅, 张春林, 钟惠.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事件监测结果与分析. 华西医学, 2014, 29(3): 461-462. doi: 10.7507/1002-0179.20140138 复制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除可能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外,还有可能出现肺水肿、肺栓塞、气胸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即机械通气相关事件(VAE)。因此,医院ICU患者VAE的预防和干预成为当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又一新课题。2013年,我院参加了四川省重症监护室VAE多中心监测调查,其施行的VAE监测制度与方法,为制定减少ICU患者发生VAE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我院2013年4月1日-7月31日所有入住ICU使用机械通气时间>2 d、年龄≥18岁的49例患者。
1.2 监测内容
主要为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VAE发生情况、VAP病原学送检情况及检验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出ICU和出院时预后等。
1.3 监测方法
使用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统一制定的监测调查表,持续监测每一个被调查的ICU患者直到停止机械通气后2 d,并追踪直至死亡或出院,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如果住院时间不足30 d,则在出院后继续电话追踪直到开始观察之后的第30天。所有调查对象的调查表由固定的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填写,记录患者每日最低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有目的地识别留置机械通气患者所发生的显著的和机械通气有关的事件和相关并发症,包括4个方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VAC)、与感染有关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IVAC)、疑诊的VAP(即可能的VAP)和拟诊的VAP(即很可能的VAP)。同时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并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以明确与VAE患者相关的临床诊断。
1.4 诊断标准
VAC、IVAC、疑诊的VAP和拟诊的VAP的诊断依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标准[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VAE发生情况
49例患者中发生VAE 16例,发生率为32.6%;其中VAC 3例,IVAC 8例,疑诊VAP 4例和拟诊VAP 1例。
2.2 发生VAE与未发生VAE患者监测结果比较
与未发生VAE的患者相比,发生VAE的患者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抗菌药物使用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目标监测能较好地描述和掌握目标部位感染的发病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及时评价其干预效果,从而达到减少相关感染的目的[2]。机械通气是ICU抢救患者的常见操作,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ICU患者中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3-5],而且各医疗单位针对患者病情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但仍不能避免VAP的发生[6]。我们通过监测调查发现,在本研究中VAE的发生率为32.6%,病死率43.7%,高于有关文献VAP发生率15%、病死率38%的报道[7]。本研究提示我们,在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VAE的发生率较高,VAC和IVAC在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中占据主要地位,单纯的VAP监测容易造成采取VAE预防控制干预措施的时机滞后。因此,我们在ICU开展VAE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采取组合干预措施[8]、预防进一步发展为VAP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显示,未发生VAE患者平均50岁,发生VAE患者平均58岁;未发生VAE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5 d,发生VAE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2.0 d。提示我们在患者病况稳定的情况下尽早拔管,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实现VAP感染的有效控制[9-11]。患者年龄越大,抵抗力越差;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各项介入性操作及治疗器械的污染机会增加,VAE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在ICU病房仅开展VAP监测对减少VAE的发生远远不够[12]。
本监测调查研究显示,未发生VAE患者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平均36分、发生VAE患者平均46分;未发生VAE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7%,发生VAE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出ICU时未发生VAE患者的存活28例,死亡5例,存活率84.8%;发生VAE患者的存活9例,死亡7例,存活率56.3%。提示我们抗生素的反复应用和预防性应用不当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并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13],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VAP病原菌多对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14]。患者病情越重,抗菌药物使用率越高,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多[15],给VAE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困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在ICU规范开展VAE监测,可帮助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除可能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外,还有可能出现肺水肿、肺栓塞、气胸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即机械通气相关事件(VAE)。因此,医院ICU患者VAE的预防和干预成为当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又一新课题。2013年,我院参加了四川省重症监护室VAE多中心监测调查,其施行的VAE监测制度与方法,为制定减少ICU患者发生VAE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我院2013年4月1日-7月31日所有入住ICU使用机械通气时间>2 d、年龄≥18岁的49例患者。
1.2 监测内容
主要为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VAE发生情况、VAP病原学送检情况及检验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出ICU和出院时预后等。
1.3 监测方法
使用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统一制定的监测调查表,持续监测每一个被调查的ICU患者直到停止机械通气后2 d,并追踪直至死亡或出院,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如果住院时间不足30 d,则在出院后继续电话追踪直到开始观察之后的第30天。所有调查对象的调查表由固定的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填写,记录患者每日最低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有目的地识别留置机械通气患者所发生的显著的和机械通气有关的事件和相关并发症,包括4个方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VAC)、与感染有关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IVAC)、疑诊的VAP(即可能的VAP)和拟诊的VAP(即很可能的VAP)。同时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并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以明确与VAE患者相关的临床诊断。
1.4 诊断标准
VAC、IVAC、疑诊的VAP和拟诊的VAP的诊断依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标准[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VAE发生情况
49例患者中发生VAE 16例,发生率为32.6%;其中VAC 3例,IVAC 8例,疑诊VAP 4例和拟诊VAP 1例。
2.2 发生VAE与未发生VAE患者监测结果比较
与未发生VAE的患者相比,发生VAE的患者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抗菌药物使用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目标监测能较好地描述和掌握目标部位感染的发病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及时评价其干预效果,从而达到减少相关感染的目的[2]。机械通气是ICU抢救患者的常见操作,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ICU患者中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3-5],而且各医疗单位针对患者病情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但仍不能避免VAP的发生[6]。我们通过监测调查发现,在本研究中VAE的发生率为32.6%,病死率43.7%,高于有关文献VAP发生率15%、病死率38%的报道[7]。本研究提示我们,在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VAE的发生率较高,VAC和IVAC在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中占据主要地位,单纯的VAP监测容易造成采取VAE预防控制干预措施的时机滞后。因此,我们在ICU开展VAE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采取组合干预措施[8]、预防进一步发展为VAP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显示,未发生VAE患者平均50岁,发生VAE患者平均58岁;未发生VAE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5 d,发生VAE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2.0 d。提示我们在患者病况稳定的情况下尽早拔管,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实现VAP感染的有效控制[9-11]。患者年龄越大,抵抗力越差;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各项介入性操作及治疗器械的污染机会增加,VAE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在ICU病房仅开展VAP监测对减少VAE的发生远远不够[12]。
本监测调查研究显示,未发生VAE患者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平均36分、发生VAE患者平均46分;未发生VAE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7%,发生VAE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出ICU时未发生VAE患者的存活28例,死亡5例,存活率84.8%;发生VAE患者的存活9例,死亡7例,存活率56.3%。提示我们抗生素的反复应用和预防性应用不当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并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13],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VAP病原菌多对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14]。患者病情越重,抗菌药物使用率越高,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多[15],给VAE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困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在ICU规范开展VAE监测,可帮助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