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无眼内填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3例23只眼纳入研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A型和(或)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患眼BCVA 0.02~0.4。平均屈光度(-14.1±3.8) D;平均眼轴长度(28.8±1.5) mm;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573.2±142.8) μm。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25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除, 手术结束时未填充气体或硅油, 仅保留玻璃体灌注液。手术后随访6~28个月, 观察患眼BCVA、CFT变化、黄斑区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末次随访时, 23只眼中, 劈裂腔消失, 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6只眼, 占69.6%;劈裂腔高度不同程度下降, 视网膜部分复位者4只眼, 占17.4%;视网膜未复位者3只眼, 占13.0%。视力提高者12只眼, 占52.2%;视力稳定者9只眼, 占39.1%;视力下降者2只眼, 占8.7%。随访期间未见黄斑裂孔、眼底出血、低眼压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无眼内填充的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可获得较好疗效;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引用本文: 朱丽, 陈晓, 宋艳萍, 晏颖, 洪玲, 曾苗. 无眼内填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疗效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 31(5): 455-458.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5.05.011 复制

  • 上一篇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辅助断层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 下一篇

    江苏省启东市农村地区老年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