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研究所, 西安 710032;
  •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眼科, 沈阳 1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已成为全球首位儿童致盲性眼病,近年对其急性期病变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ROP患儿中大多数病变可自然退行,目前对自然退行规律的了解却十分有限。自然退行后虽然眼底形态明显改善,但患儿长期的视功能预后不容乐观。随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及其血管成像等影像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ROP自然退行的本质。加大ROP自然退行的研究,对合理安排经济高效的筛查时机,制定科学化、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改善患儿视功能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本文: 王雨生, 王亮. 关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的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2, 38(7): 531-534.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20418-00220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上一篇

    加强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三级防治网络的建设
  • 下一篇

    重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