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江西省眼科医院 江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江西省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分中心 江西省卫生健康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0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难治性DME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5次及以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或皮质类固醇药物规律治疗,且均已行局灶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未降低或降低<50 μm。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微视野检查以及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CMT;采用MP-3微视野计行微视野检查,记录中心凹12°范围内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所有患者均接受23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黄斑区视网膜下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并据此分为视网膜下注药组、玻璃体腔注药组,均为16例16只眼。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BCVA、CMT、MS的变化及手术后6个月再次抗VEGF药物治疗次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视网膜下注药组、玻璃体腔注药组患者年龄(t=-0.271)、性别构成别(χ2=0.001)、糖尿病病程(Z=-0.868)、HbA1c(t=-0.789)、眼压(t=1.689)、logMAR BCVA(t=1.393)、CMT(t=-0.613)、MS(Z=-0.132)、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t=-0.7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手术前与手术后1、3、6个月BCVA、CMT、MS的主体内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60、125.722、39.054,P<0.05)。视网膜下注药组、玻璃体腔注药组患眼间手术后总体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2,P=0.422);CMT(F=4.540)、MS(F=6.0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3、6个月,两组患眼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3、0.239、1.087,P>0.05);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4、-4.832、-2.482,P<0.05);MS比较,手术后1、3个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0、-2.545,P<0.05),手术后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7,P>0.05)。手术后6个月,视网膜下注药组、玻璃体腔注药组患眼再次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3,P=0.042)。随访期间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均未发生注射部位出血、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萎缩等并发症。结论 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比较,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DME在降低CMT及提高黄斑区视功能上更有优势,且减少了手术后再次抗VEGF药物的治疗次数。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